補鍋、編草鞋……福清一退休老教師用泥塑展現民俗文化
www.bjjht.com 2015-03-02 08:25:41?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眾所周知,天津有個“泥人張”,讓泥土站起來說話。而在福清,也有個 “泥人張”,用泥塑藝術表現福清淳樸的民風民俗。2月27日,記者目睹了他的作品,補鍋、編草鞋、十番樂迎親、爺孫對弈樂淘淘……件件作品惟妙惟肖。 這個“泥人張”名叫蔡國云,今年69歲,家住龍田鎮下一村,是一名退休老教師。他擅長繪畫、雕塑,在本土,還留有他的雕塑作品。2014年,對農家生活有著切身的感受的他突然有股強烈的表現沖動,想用泥塑藝術展示自己記憶中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手工藝及農家生活場景。“許多傳統手工藝如今瀕臨消失,像補鍋現在就完全看不到這手藝了。”蔡國云說,希望能將這些傳統手藝通過泥土藝術作品的形式保留下來,讓下一代透過泥塑展品,了解上輩人生產生活場景。 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后,蔡國云便著手翻閱大量民俗資料,創作的沖動和激情達到了如癡入迷的境地。于是,夜間出診、彈棉花、補鍋、拉風箱、車水、耕田等生產生活場景躍然案幾。看著這些,他又萌發了創作一組反應新農村新生活的作品。經過一番藝術創意設計,創作了一組爺孫對弈、放風箏、玩遙控賽車等泥塑作品,作品中老爺爺憨態可掬,孫子童稚童真。在創作過程中,他覺得似乎就爺孫倆,場面太單調了,于是他就加入了“奶奶”,又創作了祖孫仨歌唱祖國等人物情景造型。涌流般的創作熱情讓他一發不可收拾,他索性又創作了一組媳婦為婆婆洗腳等場景的全家福,來表現生活中諧趣、人倫孝道,各類泥人造型逼真,姿態各異,內涵也更豐富了。他捏人物造型時,大膽地將傳統美術技法融入泥塑造型當中,形成了自己的泥塑藝術風格, 作品既有傳統韻味又有現代精神風貌。“泥塑看起來簡單,但要采用雕、塑、捏、貼、刻、印、彩等技法,緊密地有機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格,是純手工創作的藝術品。”他說,“我是懷有一顆恭敬莊重的心來做這件事的。” 如今,蔡國云又開始了他的另一組反映農耕文化的作品創作。他說,現在許多孩子根本不了解糧食怎么來的,他想創作播種、插秧、除草、割稻、舂米等勞動場景的泥塑造型,通過泥塑作品警示孩子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不易,教育他們愛惜糧食,最后再將光盤行動等內容都展示出來,“希望通過泥塑,讓福清的民風民俗文化傳播得更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3-02 ]裝裱店店主溫孝雄:起步越晚越要做好
- [ 2015-02-28 ]網曝福清土豪婚禮嫁妝3900多萬元 網友:有錢就是任性
- [ 2015-02-28 ]福清西區將再添一個綜合體 占地約315畝
- [ 2015-02-28 ]福清梨洞村:小病不出村,大病幫轉診
- [ 2015-02-28 ]福清海口鎮老藝人舉行新春座談會 年紀最小60多歲
- [ 2015-02-28 ]去年福清市法援中心辦理法援案件1179件
- [ 2015-02-28 ]福清龍江街道2014年實現征交地面積1000多畝
- [ 2015-02-28 ]福清知名書畫家到福星農業舉行筆會
- [ 2015-02-27 ]沉迷彩票欠巨額債務福清男子騙走親友36萬多元
- [ 2015-02-27 ]福清市公證處一天受理公證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