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石門小學一角。郭成輝 攝
“石門小學新校園有標準的運動場、教室,還配備多媒體功能室、舞蹈廳、實驗室等,孩子在這里學習我放心。”昨天,市民陳秀燕開心地告訴記者。
走進福清市石門小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紅綠相間的操場跑道,這是學生們課間運動的最佳去處。教學樓大廳以“愛滿天下”為主題的浮雕形象墻上,凝聚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也凝聚著石門小學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身處該校,你可以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無處不在:校園的圍墻外,有用玻璃鋼制作的“國學墻”;教學樓的“角隅書吧”、辦公樓的“靜心吧”,師生們隨手而拿,隨意而坐,隨心而讀;樓道懸掛著名言警句,還有那書畫長廊、家鄉風情長廊、科技長廊……校園里滿是濃濃的文化氣息。如今,石門小學已成為福清市西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城區東部,瑞亭小學新校區的建設將對緩解東部新城開發中生源就學壓力、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據了解,該項目占地48.2畝,總投資6000萬元,是目前福清市規劃面積最大、設計最標準、配套最齊全的一所市直屬小學。建成后,瑞亭小學將新增1000多個學位,功能設備、運動設施更加完善,學校整體布局更加合理,教室、功能室設計更加講究。“作為名師工作室最多的學校,我們還設計建設了一間能夠容納100多人的錄播室,到時候可以直接向全省播放老師上課實況,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非常有幫助。”該校校長李衡說。
“以前我們的教室特別舊,地面灰塵大,墻面都開裂了,也沒有風扇。現在新教室寬敞又明亮,還配上這么漂亮的窗簾,在這么好的環境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饼執镏行男W六年二班學生薛藍馨高興地說,搬進新的教學樓,學習環境好了,同學們的學習干勁更足了。
為滿足人民群眾就近接受義務教育的需求,辦人民滿意教育,福清市優化教育布局正在“提檔加速”。近年來,福清市把完善公立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列入“福清市事關群眾利益十件實事”,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同時結合校安工程及義務標準化建設,開展學校撤并或新建工作,對有條件的舉辦高年級寄宿制學校,對個別偏僻、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海島保留必要的教學點,防止因布局調整造成學生失學、輟學和上學難的問題。據了解,自2009年實施校安工程以來,福清市結合城市擴容,共投入10多億元新建擴建31所公立幼兒園、11所中小學,預計新增初中學位5500個、小學學位超1萬個、幼兒園學位近3000個。同時,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目前,福清市已有省一級達標校3所、省二級達標校3所、省三級達標校10多所。
在實施新建、改擴建校安工程,提高生容量,著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義務教育“不均衡”、高中階段教育“優質少”三大難題的同時,福清市還按照“一補一籌”的出資方式,投入700多萬元,力爭實現“班班通”。去年,福清市又投入1000萬元,采購609套多媒體設備,小學、中學實現“班班通”達68%、63%;投入600多萬元添置理、化、生、體、音、美等設備,基本解決實驗教學裝備問題。目前,福清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共386所,已全部通過福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驗收,標準化學校創建率達100%。
如今,隨著一座座安全、穩固、可靠、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的新校舍的相繼落成,福清市已初步形成了學校布局科學、校舍安全可靠、資源配置優化、標準化建設逐步推進的教育發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