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晚婚人群越來越多,如今連90后也逐步邁入晚婚時代,可還有不少80后甚至70后,還徘徊在婚姻殿堂外,不少單身女性戲稱“自己的一天要么正在相親,要么是去相親的路上”。記者采訪中發現,身邊超過27歲的單身女性為數不少。為什么“剩下”?“剩下”有錯嗎?個人的生活方式應該被干涉嗎?這些問題也引起了社會關注和討論……
剩男剩女期望值高
今年29歲的小芳,畢業于一所重點大學,目前在港頭鎮某小學教書。她漂亮活潑,工作收入、家庭條件都不錯,但至今未婚。
“這么優秀的女孩,怎么到現在還沒結婚?”聽說她還是單身一人,親戚朋友們投以詫異眼光。這讓小芳感到很不自在。
“我真的很老嗎?”被周圍的人說多了,小芳也有些沮喪。“我的許多在浙江、上海工作的同學現在也是單身,都沒見他們家里大人催著結婚,為什么福清就這個樣子呢?”小芳說,她不是不想結婚,也不想一直“剩”下去,但卻討厭被逼迫,因為她只是在尋找最適合的對象。但經歷了父母的反復嘮叨后,她決定委托婚姻介紹所,解決終身大事。
“做著喜歡的工作,朋友也多,為什么非要被年齡脅迫而結婚呢?”小芳說,她對此十分不解。
記者發現,與小芳有相同想法的單身女子為數不少。34歲的林文靜性格內向,是一位“宅女”。她在大專畢業后找了一份文員的工作,近10年來談過幾次戀愛,但都無疾而終。其間,她也相了三四十次親。“但有時我對相親對象有感覺,對方卻對我沒想法,或者是他們對我有想法,我卻沒有任何感覺。”林文靜說。
“福清青年男女普遍結婚早,幾乎26、27歲就要準備生孩子。農村比城市更早,我那些沒上大學的同學22、23歲就結婚了。”林文靜說,現在,她的同學朋友們幾乎都抱上小孩,她能體會父母的著急心情,但她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空閑時做志愿者,偶爾外出旅游、增長見識。
“想單身過日子的人畢竟是少數,福清還是相對傳統的城市,所以大多數人是有結婚的想法,只是比較難碰到合適的。”位于融僑城二樓的緣來易婚介所工作人員游女士說,到她工作室求助的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3:1,其中30歲左右的女性占一大半,她們多數是優秀的,有很多人是本科學歷,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經濟上獨立、個人生活也很充實,但她們仍對婚姻生活抱有很大期待,希望能與有緣人白頭到老。
家長催婚兒女承壓
“我快崩潰了,估計我媽比我更崩潰。”家住港頭鎮的余琳喝了一口茶后,苦笑著說,今年回老家過春節那段時間,她媽媽幾乎每晚凌晨兩三點都會醒來,有時會失眠至天明,坐著嘆氣。
“我爸爸也勸我在今年內嫁掉,不然,我媽的身體會愁壞了。”余琳說,其實她就是想找個性格接近,志趣相投、溫暖善良的人,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但自己并沒有壓力,她覺得還是要開心過好每一天,等待適合的人出現。
余琳說,她父母最怕有人問“女兒有沒有對象”等問題,被人一問,就覺得很沒面子,如果聽對方說“孩子結婚有孫子啦”,他們的心情就愈加黯然。
“一旦成了剩女,就越來越難嫁了,你看,村子后面的那個女的,都已經38歲了,還找不到對象……”余爸爸說,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是先成家,后立業,他一直懷疑,是不是把女兒教得太獨立、太倔強了,因此才遲遲不肯成家。
“我們覺得,成家立業的順序不能本末倒置,工作可以慢慢找,事業可以隨時起步和發展,但人一輩子很短,要是年齡大了,女人很難嫁出去,所以抓緊嫁人更重要。”有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結婚成家,父母才算是盡到責任。
“遲早有一天,父母會離開人世,而婚姻伴侶才是陪她度過余生的人。”王女士因為擔心女兒將來找不到可以相互扶持的人,今年春節期間,她在老家四處為女兒張羅相親事宜,有去拜年,她都會對熟人說:“我女兒今年26歲啦,沒對象,有沒有好的人家,留意下,幫她介紹。”對此,王女士的女兒覺得很難堪,為這事,她也經常與母親“鬧嘴”。
記者了解到,根據“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現階段我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到2020年末,能找到配偶的結婚適齡男性將達到3000萬人。但記者從福清市幾家婚介所拿到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婚介所登記的剩女多出剩男。
成婚難題原因眾多
“你不試試接觸,怎么知道不合適,感情是慢慢培養的,這么挑,你到底還嫁不嫁人了?”何雪琴今年28歲,她媽媽急得不行,有空就找她聊天。她的朋友也一直苦口婆心幫她樹立擇偶觀:作為一個女性,不管事業有多成功,家庭始終是最重要的,擇偶心態要平和,標準不要定太高。
為此,何雪琴在春節放假一周內,哭了兩個晚上。她自問:自己的擇偶標準不高,沒要求對方有房有車有錢,就想順其自然找到一個合適對象,這心態怎么不平和了?
面對親友們喋喋不休的關懷催促,以及被家長強行安排的各種相親約會,乃至社會上的輿論壓力?何雪琴試過了“躲”和“吵”,但收效甚微。記者發現,25—28歲的單身女子幾乎都有被催婚的經歷。
“我知道一名女教師平時開著保時捷上班,長得很漂亮,她說她要求不高,只要男的有單位就可以了,可是到了32歲也沒結婚。”緣來易婚介所的游女士說,許多女孩要求男方身高175cm、大學本科、帥的,這些要求聽上去條件不高,可實際上符合條件的男士比較少。因為,福清的家長講究門當戶對,通常要求女婿最好是福清人,但有條件、家境較好的男士一般在30歲之前就結婚了,因此剩女就更難找到合適對象了。
“在婚介所登記的人,是女多男少,有的剩女口中說自己不是在挑,但其實就是在挑,說來說去,是現代青年男女獨立自主,各方面條件超越以往年代,有了選擇自由,這也導致標準高低出了問題,但怎么定標準呢,每個人心中都有桿秤,誰也定不好。說是不挑,其實心中都有所期望。”游女士說。
“你剩或者不剩,年齡都在那里,不減只增。”游女士說,隨著社會發展,剩男剩女會越來越多,主要問題是現代女性過于執著追求自己的個人價值,但現實生活卻很殘酷。不想將就,就會“剩下”。但若從理性角度來看,一個多元的社會應該尊重和包容每個人的自由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