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過國,開過咖啡館,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做過上班族;結婚生子,回歸家庭,3年不曾與職場有交集;從微商到公司高管,陳惠用堅強和樂觀,演繹了一個80后的全職媽媽“逆襲”職場的故事。
漂亮的妝容,一身職業套裝,陳惠坐在她的辦公室里,一邊對著手機飛快打字,一邊跟記者說:“過兩天要去臺灣出差,考察臺灣市場的情況。”
陳惠是一名80后女生,在步入婚姻生活之前,陳惠惟一的社會經驗就是在日本打工5年,2年的咖啡館經營經驗。“那時自己不懂經營,就是憑著一股對咖啡館的熱愛。”陳惠說,當時她剛回福清,沒幾個朋友,遇到事情都只能自己琢磨著解決,走了不少彎路,咖啡館最終只堅持了兩年。
隨后,陳惠便安靜地進入家庭生活,結婚,生子,適應著全職媽媽的全新身份。在孩子一周歲后,陳惠想著要重新走進社會,開啟新的生活。“一直想出去做事但是又怕,畢竟脫離社會三年了。”陳惠說。
考慮到孩子還小,需要人照顧,陳惠決定從現在流行的微商做起,微商銷售的產品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本著不坑害朋友的真誠態度,陳惠前期對很多產品都親自嘗試,最后選定了一款保健產品,一邊自己使用,一邊在朋友圈里分享用后心得。真誠的態度贏得了不少朋友的認可,她代理的產品迅速在朋友圈中打開銷路。
連續兩個月遞增的銷量,慢慢增強了陳惠的自信心,正在這時該產品的公司高層注意到了陳惠的業績,向她伸出了橄欖枝。“陳惠很勤奮,學習、溝通能力很強,這是公司看中她的地方。”該公司的一名高層表示,陳惠對于公司的示好,按照當下的流行語來說,“一開始她是拒絕的。”
陳惠說,對于公司的青睞,她擔心自己勝任不了。她從來沒有像上班族那樣朝九晚五、正兒八經的上過班,對于企業的管理制度、環境、同事交往都很陌生,“加上一開始就讓我帶團隊、接客戶,我感覺壓力很大。”雖然心里這么想,但陳惠卻是個行動派,馬上開始著手學習團隊協作、與客戶談判等相關業務知識。
盡管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職場生涯一開始還是給陳惠來了一個“下馬威”.陳惠剛進公司不久,公司就要求陳惠對接一位泉州的大客戶,一旦和該客戶實現合作,對公司的規模擴張意義重大,但大客戶的苛刻要求,卻使得雙方的談判陷入僵局。陳惠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那時失眠了好幾天,想了各種突破的辦法。”陳惠決定先針對大客戶的要求,一一提出解決方案,然后通過真誠的溝通,慢慢打開對方的心防。四個月里,陳惠帶著改過一遍又一遍的方案和合同,往返福清、泉州兩地近十次,最終和大客戶成功簽約。這也證明了高層的眼光是對的。
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陳惠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言語中沒有酸楚和艱辛。陳惠覺得,對困難的預見、對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毅力,都在那次失敗的咖啡館經營中得到磨煉。加上有了家庭之后,責任感更強,慢慢地就促使她從一個原來害怕重新走入社會的全職媽媽,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職場白領。
“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敢想敢闖就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陳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