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插在即,福清新厝鎮千畝農田無水耘田(圖文)

干涸的農田保護區 郭成輝攝
本報訊 “人誤田一時,田誤人一季。我播種的500斤良種秧苗已經長出30厘米高了,卻因為沒有水灌溉耘田,不能在大田里春插。”連日來,福清市新厝鎮種植大戶陳道祥憂心忡忡奔走相告,尋求解決方案。

陳道祥無奈的望田興嘆 郭成輝攝
記者前往采訪獲悉,陳道祥創辦“福清市道祥蔬菜種植場”已有20多年了。在他的辛勤耕耘下,300多畝貧瘠的海灘地里輪作著水稻、蠶豆、西芹、卷心菜等農作物,并且收獲著勞作的喜悅。今年開春,陳道祥就將500斤水稻良種播種下去,隨著秧苗長勢的郁郁蔥蔥,陳道祥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今年缺雨水,我的300多畝農田至今沒能灌水犁耙耕耘。可是負責我們這片灌區的東方紅水庫由于隸屬(在莆田境內)問題,他們有水不放出來,我們一直交涉無果,只能干著急啊?”陳道祥很無奈地告訴記者。
?

秧苗已經長出30厘米高了卻不能實時春插!郭成輝攝
記者了解獲悉,新厝鎮轄區內像陳道祥這樣的種植大戶都面臨的無奈的窘況。新厝鎮界下村黃義平承包的300多畝農田沒水灌溉無法耘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秧苗在育秧畦中瘋長。江兜村、漆林村的林平康、林安心、馬經榮、林金友等700多畝農田也成為“望天田”,多么渴望東方紅水庫能夠放水灌溉解救他們。陳道祥認為,東方紅水庫雖然系福清、莆田合建的,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灌溉農田而建設。可是后來被莆田無端更改為飲用水,人為造成新厝鎮種植大戶和群眾大部分農田缺水狀況。“種植戶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我們不排除上告法院。”陳道祥說。“本季要不及時耘田搶插水稻,僅轄區這些種植大戶就將面臨損失1000多噸的糧食!”承包戶黃義平同時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
隨后,記者走訪了新厝鎮相關負責同志。據原新厝鎮水利站站長、助工王廷志介紹,新厝鎮位于福清市最南端,與莆田毗鄰,歷來缺水,其唯一水源來自位于福清和莆田交界處的東方紅水庫。該水庫系1966年由福清、莆田共同投工興建,水庫總庫容為2170萬m3。根據兩市1978年、1986年會議紀要,用水方案分配為莆田60%,福清40%,按40%計算,福清方面每年應分水1700萬m3左右。但由于東方紅水庫由莆田方面管理,新厝鎮又位于下游,經左干渠(全長28.5公里)進入新厝灌區,而首段11公里在莆田境內,被莆田江口鎮官莊、東大、大東、鄭板四個行政村取水和截流、加上左干渠漏水和90年代興建的江口鎮華正自來水廠的大量取水,進入新厝鎮的水源“屈指可數”。根據2010年至2014年正常年份進入福清灌區水量統計,五年平均年水來量只有312萬m3,只占應分配水量約18%。也就是說,新厝方面每年要失去1388萬m3的來水量,缺水成為制約新厝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王站長告訴記者,由于東方紅水庫系兩市間的分配問題,僅靠一個鎮的力量無法協調解決。根據這一現狀,為解決新厝鎮嚴重缺水問題,日前根據種植戶和轄區群眾呼求,鎮政府出臺關于啟動引東(東方紅水庫)入新(新厝鎮)隧道引水工程立項的報告,并且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如果該方案得以實施,既解決新厝鎮缺水問題,又能緩解與莆田方面用水糾紛。因此,他希望福清市相關部門盡快啟動東方紅水庫隧道引水工程立項,為徹底解決新厝鎮長期水源短缺和考慮今后為江陰港和江陰自貿區提供可靠水源奠定良好基礎。
|
-
責任編輯:陳瑜輝
標簽: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