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福清市鄉村愛心廚師薛建波特意在家里做了肉片湯、鹵肉飯,帶上一箱八寶粥,還買了一部新手機,帶領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員翁小琴前往龍田鎮積庫村大埕159號,看望慰問生病不能起床的薛書仁老人。薛建波說,這是他的愛心團隊當天“日行一善”的目的地。
薛書仁是殘疾人,一個人住在破爛房子里。薛建波說,他在該村幫人辦酒席的時候,總會看到薛書仁來討吃的。每次,薛建波都會拿剛出鍋的菜給薛書仁吃,他倆也因此而認識5年多了。5年多來,薛建波一直關心關照薛書仁,不僅給衣、給吃、給錢,有時還接薛書仁到他家做客,當是自己親戚一樣。
看到薛建波愛心團隊做著實實在在的好事,家住龍田鎮區的翁小琴感動了。她上個月主動找到薛建波,加入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里,翁小琴已經參加義工活動12次。這次看望薛書仁,她特意帶了母親制作的枇杷罐以及香蕉、蘋果、100元現金等送給薛書仁。
在薛建波的愛心團隊中,類似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不少。6年來,薛建波的愛心不僅感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員,薛建波的親戚朋友也加入愛心團隊,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也紛紛加入愛心團隊,有的是在理發店里認識,有的是在路上碰到的,有的是通過隊員介紹,有的通過微信Q群加入。
6年來,來自不同行業的1200名志愿者加入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他們開展了多次有影響力的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并發起了“日行一善”行動。愛心團隊每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之前,都會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服務內容召集相關人員。
幾年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足跡踏遍了福清的各個角落,孤寡老人、貧困家庭、重患病人、特殊群體等弱勢群體是他們幫扶的主要對象。更可貴的是,志愿者團隊送去的愛心不是“一陣風”,而是綿綿不斷的“微風”。薛建波說,他們與那些得到幫助的困難群眾平時都有電話聯系,目的是了解他們的最新情況,以便及時幫助他們。
2014年以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者團隊運用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體電子網絡平臺,來加強隊員之間的信息互通聯系,這使得團隊關系更加緊密,愛心服務更加細致深入,也使得學雷鋒愛心活動保持常態化,以便更廣泛地傳播社會正能量。
志愿者名名表示,以前他就有想做一名志愿者,但不知道怎么做,看到薛建波微信空間的信息后,他才覺得有機會幫助弱勢群體了,于是便加入愛心團隊,去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心情也因此特別舒服。
近年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平均每天至少要花1個小時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薛建波表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整個廚師隊伍去做,社會各行各業有愛心的人一起來做,力量就大了。
志愿者何美龍先生、葉氏夫婦以及其他愛心人士不但跟隨薛建波開展“日行一善”活動,還捐錢資助困難群眾,多則上千元,少則五六百元。何美龍說:“當我融入這個集體,真正走近公益,我發現可以做的好事實在太多太多,我只想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些實實在在的事,不計付出,不圖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