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函〔2015〕137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申請設立福州新區的請示》(閩政文〔2014〕412號)收悉?,F批復如下:
一、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福州新區位于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范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福州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秀美,產業基礎堅實,與臺灣地區交流合作緊密,戰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設好福州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實現在更高起點、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
二、福州新區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科學開發,以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為主線,以開放合作、改革創新為動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把福州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探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高效的管理方式,積極穩妥扎實推進福州新區建設發展。要認真做好福州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建設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相關專項規劃的要求。要推動新區探索“多規合一”,優化空間布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林地、水、灘涂、濕地等資源,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規定程序報批。
四、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福州新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在有關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幫助解決福州新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設好福州新區,對于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方面要統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共同推動福州新區持續健康發展。
國務院
2015年8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又訊: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同意設立福州新區。
福州新區位于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范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秀美、產業基礎堅實、港口設施完善、文化底蘊深厚,在海峽兩岸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批復》,福州新區建設重點任務有七個方面。
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深化兩岸民間交流,提升科教文化交流水平,拓展產業合作,構建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
二是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推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深化涉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三是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培育海洋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四是探索全面創新改革路徑。推進對臺合作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創新發展政策機制,推進城鄉管理體制改革。
五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福州作為省會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和龍頭引領作用。深化區域協作,構建東南沿海聯動發展格局、帶動內陸省份開放發展。
六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科學組織城鎮空間布局,高水平推進小城鎮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七是建設綠色新區。優先保護環境,明確新區基本生態控制線,科學規劃新區生態功能結構。
這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第14個國家級新區。此前的13個國家級新區分別是:
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陜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和南京江北新區。
批復全文
一、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福州新區位于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范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福州新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秀美,產業基礎堅實,與臺灣地區交流合作緊密,戰略地位重要。要把建設好福州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實現在更高起點、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
二、福州新區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科學開發,以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為主線,以開放合作、改革創新為動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把福州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探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高效的管理方式,積極穩妥扎實推進福州新區建設發展。要認真做好福州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建設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相關專項規劃的要求。要推動新區探索“多規合一”,優化空間布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林地、水、灘涂、濕地等資源,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規定程序報批。
四、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福州新區建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在有關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幫助解決福州新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設好福州新區,對于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方面要統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共同推動福州新區持續健康發展。
“海西經濟區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
根據《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福州將打造一個沿海發展的大都市區,構建“一主兩副三軸”的城市結構。
在這個藍本中,福州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將成為福州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之一,承擔著福州經濟與產業拓展的重要“副中心”。
福州市長楊益民曾表示,福州新區是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福州新區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到了2020年,福州新區城市框架、高端產業、基礎設施及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最終將成為海西經濟區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長極。
《福州新區建設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30年,福州新區開放開發要實現重大跨越,形成海峽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基本建成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福州新區初期規劃范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
據福州新區辦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福州市將推動實施336項福州新區重大項目,確保完成年度2000億元的固投目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福州新區共完成投資332億元,占年度計劃26.43%。
為何要建福州新區
“福州新區”誕生記
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倡導并主持編制《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簡稱“3820”工程),提出了福州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步驟、布局、重點等,謀劃了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布局。
2013年8月,福州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作出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部署。
2013年底,《福州新區發展規劃》《福州新區空間發展規劃綱要》初稿相繼出爐,揭示福州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承繼“3820”工程戰略布局,以福州新區開放開發為突破口,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
2014年9月,福州市委十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福州新區建設行動計劃(2014—2020年)》,標志著福州新區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放眼全國,福州的地位依然難掩尷尬。
它是中國華東沿海省會城市中唯一沒有被確定為副省級的城市,也是5個非省會計劃單列市所在省中唯一沒有被確定為副省級的省會城市。
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現在福州的行政地位與它的發展需求“不匹配”,不利于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龍頭引領作用,同時也不利于發揮福州在兩岸交流中的“前沿平臺作用”。
對于福州“副省級”的行政級別問題,歷屆福建省“兩會”都曾有省人大代表為此提交建議。今年,來自福州代表團的12位省人大代表再次提交建議。
福州新區對福建省的意義:
從福州自身發展來看,福州中心城區用地已經飽和,急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從區域關系來看,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有利于打造閩東北發展的強勁引擎,推動福莆寧同城化提速,帶動閩東北五市一區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從發展形式來看,福州新區有利于加速平潭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實現福州與平潭聯動發展連片繁榮;
從城市發展戰略來看,有利于加快“東擴南進、沿江向?!辈椒?,建設濱江濱?,F代化國際大都市;
從省會城市的歷史責任來看,福州新區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實現沿海經濟洼地全面提升,有利于進一步增強福州對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作用,形成福建省與長三角、珠三角“三足鼎立”的開放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