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清福清市婦聯從保障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推動解決婦女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有效履行組織婦女、服務婦女和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職責,真心實意當好婦女兒童的“娘家人”,用關愛和溫暖為婦女兒童“遮風擋雨”撐起“保護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點贊”。
撐起關愛保護傘
“在‘兩癌’免費篩查中,我的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也讓我們家不至于垮下去”,家住陽下街道的林女士表示,福清市婦聯多次慰問關懷,鼓勵她要戰勝病魔,她十分感激,得以樹立了對生活的信心。
據悉,近年來,福清福清市婦聯積極推進乳腺癌防治宣傳活動,承擔實施省婦兒工委辦“提高乳腺癌防治服務水平”項目,并于今年7月份通過驗收。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實施“兩癌”普查項目,舉辦“粉紅絲帶”大講堂2場,受益人數近萬人次,發放救助金6萬元,對查出疾病的患者提供診斷、治療、咨詢、轉診治療和后續隨訪服務。
在福清三山鎮坑邊村,翁淡英、鐘惠玉、何欽、方麗4人用母愛播撒陽光,幫助村里留守兒童、單親子女,在全市率先創建了“愛心媽媽幫幫團”.成立以來,福清市婦聯不斷幫助“愛心媽媽幫幫團”探索新模式,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方式,實施有針對性的幫扶,給予母親般的關愛,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并舉辦包餃子、互動游戲等一系列活動,讓這些特殊孩子們“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據了解,僅2014年,福清市婦聯就開展了多次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志愿服務活動。2014年春節期間前往石竹中心小學開展“大手牽小手 同筑中國夢”愛心媽媽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六一節”組織“愛心媽媽”走進龍江中心小學和城頭后俸小學,開展主題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志愿服務活動,送上學習用品及慰問金共計2.5萬元,營造有利于留守流動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并捐建“春蕾愛心書屋”1家,進一步豐富留守流動兒童的課余文化生活。
做好家庭服務文章
“現在家中有什么問題、難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到社區里的關愛服務中心去請求幫助,通過這個服務中心解決了許多生活上的煩惱”,家住鳳山社區的梁女士告訴記者。
近年來,福清市婦聯在條件比較成熟的金墩社區、鳳山社區創建社區“家庭關愛服務中心”,通過建立家庭檔案、弘揚家庭美德、調處家庭糾紛、提供家教指導、幫扶困難家庭、關愛青少年成長、關愛老年人生活、關愛特殊婦女群體、建立公共信息平臺、深化社區資源服務等舉措,逐步形成功能完備、覆蓋廣泛、服務專業、富有成效的社區家庭服務體系。
“我們家庭服務還有一塊是服務婦女創業,上半年已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5期,培訓婦女1000多人次,并聯合勞動、財政等部門舉辦招聘會,助推農村婦女創業就業。我們還組織志愿者參與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送科技書籍、農用技術書籍、現場技術咨詢等活動,提供科技信息服務。同時繼續推進小額貸款工作,上半年,共有6名農村創業婦女獲得共計48萬元小額貼息貸款,”福清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福清市婦聯還積極推進福清市婦兒活動中心籌建工作,該中心計劃建設總面積51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選址、立項、設計等前期工作,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一旦建成,將更好地服務福清市的婦女兒童。
傳播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家庭細胞中的“正能量基因”.為傳播“家庭美德”,福清市婦聯不斷創新載體,讓好家風在福清全市范圍內不斷傳播。
2014年以來,福清市婦聯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以全市“婦女之家”為依托,通過尋找福清“十大最美家庭”、曬全家福照片、講家庭和諧故事、展家庭文明風采等形式,深入挖掘、樹立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好母親”、“好妻子”、“好女兒”和“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在全市城鄉開設家庭和睦公益大講堂、張貼宣傳畫。“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宣傳方式來廣泛深入傳播文明家風,引導廣大婦女在家庭中爭做‘慈母、賢妻、孝女、善鄰’的美麗形象,”福清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說。在此項活動中,2014年涌現出了全國最美家庭--城頭鎮吉釣村鄉村醫生王錦萍家庭(福建全省僅3家,福州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省級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1戶,省級最美家庭2戶,2015年評選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最美家庭”357戶。
為促進家庭和諧,福清市婦聯還在2014年聯合部隊醫院開展“樹良好家風 帶媽媽體檢”免費體檢活動,100戶家庭代表的女兒(媳婦)在當天活動現場向媽媽(婆婆)獻上康乃馨花束,福清市婦聯還向各個家庭贈送家風典籍。
同時,福清市婦聯還不斷深化“巾幗健身”活動,已經成功舉辦4屆福清全市女子汽排球公開賽以及健身知識培訓班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婦女健身活動,展示了福清市婦女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