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組在環城路汽專線三期道路工程箱梁現場舉行技術交底會
舞臺上,一方臺,一轉身,一顰一笑,從咬字到轉身,都是非常嚴謹的,是戲曲家多年刻苦磨煉與追求完美的修行。做橋梁工程亦是如此,只有以專業的精神去打好“基礎”,練好自己的“身段”,才能“修煉”出一副完美的骨架。在福清環城路建設的大舞臺上,正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絕倫的好戲……
嚴謹規范的“交底”
“鋼筋綁扎要一挑一,(端頭)不能超過1厘米,端頭要往內側擠;振搗過程要專心,快插慢拔是訣竅,還要注意熟頻率。”在環城路汽車專用線三期(虎溪-融寬環路)道路工程箱梁施工現場,技術員趙智勝像背誦順口溜一樣,朗朗上口地給施工工人邊講邊示范,俏皮的語音不時引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建設者的一員,我們要像即將登場的戲曲家一樣,平時練好基本功,道道工序要規范標準,要拿出做樣板工程的銳氣來!”中交集團福清二期項目第五分部項目部經理王國平時常這樣勉勵員工。
“項項精品,一次成優”的質量理念貫穿到福清環城路每一次施工的實踐之中。
在每道新工序開始前,或協作單位新施工人員進場施工前,項目部都要召開一場技術交底會。在施工現場,由技術員以靈活多樣的指導方式向協作單位傳授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安全技術及標準化操作。把課堂搬到了現場,既考驗了技術干部的日常積累和實際操作的功底,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施工人員學到技術。
“第一次因為怯場,特別緊張,說話也磕巴,有時候還忘東忘西的,感覺有負領導信任。”趙智勝談起自己的第一次現場技術交底,仍然記憶猶新。從那以后,他對編制方案格外用心,每一個方案細節審了又審,算了又算,天天去施工現場觀摩,回來進行優化,確保拿出的方案既科學,又接地氣,真正算是“吃透”了交底內容。為了不怯場,他還專門學會了編順口溜,娓娓道來,讓現場工人好記且理解得快。
就在近期項目部舉行的現場技術交底會上,趙智勝與協作單位混凝土班組一起提出的“采用大口徑抗壓水帶代替傳統專業泵送管解決高立柱泵送砼難題”的合理化建議,不僅省時省力,有效解決了因鋼筋過密導致的砼泵送困難,防止了混凝土離析,大大提高了立柱的外觀質量,還為項目部節省了一大筆成本。他一舉拿下了項目部的“攻關大獎”,還贏得了總承包單位的一致褒獎。
精心亮相的“首件”
工程質量“首件制”又叫“樣板引路制”,以每個分項工程的第一件制品的生產過程、成品質量、成品質量通病情況為分析對象,對各個生產及管理環節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判斷出該分項工程最優的施工工藝、最佳的施工方法及最合理的人、材、機配置,來指導后續施工,從而起到了以點帶面、以面帶全的效果,實現工程創優目標。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首件工程就是我們登臺那一分鐘,既是我們的成果展示,也是我們今后的樣板引路。”提起推行首件制,項目總工程師王舉濤頗為感慨。
為了讓施工人員重視起首件制,王舉濤可謂煞費苦心。由于新成立的項目組質量基礎底子薄,他就帶著團隊向一家家有經驗的工程項目部對標學習,中鐵十七局的繞城高速項目、廈門市政工地的現場,都有他們學習的身影。一兩個月下來,共組織了十幾場對標學習活動,邀請設計院專家開展了多次現場施工工藝研討,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員工們切實感受到專業精神,開拓了研究方向,也提升了質量意識。
“員工的高效執行力是團隊不可磨滅的戰斗力。”這是項目經理王國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效執行首件制,做好工程不僅要“提意識”,還要“強責任、嚴管理”.
為了強化執行力,項目部專門建立起微信工作群,要求每個部門都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圖文并茂的匯報,便于發現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問題。這讓項目部從原材料的控制,模板、鋼筋的加工安裝,混凝土的拌和、振搗、養生,質量通病的防治,機械設備的配置、現場人員的管理等各個環節現狀和問題都共享在所有微信群成員的眼里,保證了各項工作高效運作。此外,項目部還專門實施周例會制度,建立了《周任務跟蹤臺賬責任書》,項目經理帶頭簽訂責任書,班子成員也納入到每周績效考核中,真正將“日匯報-周總結-月檢查”落實到執行力建設中來,讓慵懶散之風在團隊建設中無所遁形。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準備,中交集團福清二期項目第五分部項目部承建的環城路建設工程汽車專用線三期(虎溪-融寬環路)道路工程的承臺、首件立柱和首件箱梁都已成功澆筑。
而首件制的推廣,也讓中交集團福清環城路項目實施精益化質量管理的“壓軸大戲”精彩上演,令每一個路段都成為“樣板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