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下午,福清1歲男童小賢因患肺炎,媽媽帶他到福州兒童醫院就診,沒想到數小時后,小賢大出血死亡。家人懷疑是醫療事故,院方給出的初步解釋否定了小賢家屬的質疑。雙方今日將就此事協商。
事件回放:肺炎患兒入院 數小時后大出血死亡
昨日下午,小賢的20多名親屬聚集在福州兒童醫院行政樓外,小賢的媽媽陳女士悲痛欲絕。據陳女士講述,小賢是雙胞胎弟弟,出生時重4斤半,沒查出過先天病。11月9日,剛滿1周歲的小賢發燒、咳嗽,她帶兒子到福清當地一家名叫惠民的私人門診看病。當時,醫生根據胸片診斷小賢患了肺炎,但不是很嚴重。陳女士按醫生處方在家為小賢喂藥、掛瓶。
因小賢發燒反復不退,前日16時許,她帶兒子到福州兒童醫院掛急診。急診醫生表示,醫院住院病房已滿。陳女士選擇讓孩子在急診留觀室輸液。19時許,她為小賢量了一次體溫,顯示38.9℃,這也是小賢發燒數日來測量記錄中的最高體溫。23時許,陳女士發現孩子有些咬牙,便叫醫生來。之后,小賢心率加快、呼吸急促。24時許,他被送入重癥監護室,當時孩子神志清醒,還會叫“媽媽”。沒多久,醫生出來告訴陳女士,插了呼吸管,發現小賢肺里有積血。
昨日凌晨4時多,一名女醫生出來說,孩子大量出血,已經止住了,但內里還有滲血。這時,另一名男醫生出來說,孩子又大出血了,還要搶救。近5時許,該男醫生出來說:“孩子心跳停了,沒救了。”陳女士震驚不已,但院方仍未讓她入內。
母親質疑:插管捅破呼吸道 搶救醫生醫術不精
昨天早上7時許,陳女士的親屬陸續從福清趕來。他們進重癥監護室看到小賢口鼻出血,塞著的棉花都不夠吸,腦后、衣服上也浸染了大片血跡。醫生告訴他們,這些血是插管后,孩子噴吐出來的。
“我認為是醫生插管時捅破了呼吸道,才導致孩子拔管后吐血的。不然肺炎怎么會變成肺出血?”陳女士曾就讀衛生技校,還在村衛生所工作過10年,有一定的醫護知識。
“早上7時多進去時,我看見心電圖儀上還有波動,醫生怎么能4時多就告訴我孩子不行了呢?這段時間他們到底有沒有搶救?而且早上4時多,我隔著門聽見那名女醫生給另一名醫生打電話,詢問小賢的用藥劑量。我覺得搶救醫生醫術不精。”陳女士提出質疑。
醫院回應:已盡力救治,標本已送檢
昨日上午,福州兒童醫院就此召開了專家討論會。醫保辦主任董李昨日下午給出了一份描述治療經過的書面材料,內容為:“患兒于11日16時17分以‘咳嗽、發熱4天’為主訴就診我院,診斷‘肺炎’。由于我院無床位,建議轉院。但家屬要求在該院治療,并簽字同意表示愿承擔相應風險后予留診治療觀察。23時30分,患兒仍發熱,病情加重,經重癥監護室醫師會診后診斷為‘感染性休克、支氣管肺炎(重癥)’。12日0時46分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診斷‘支氣管肺炎重癥、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腹瀉病’,予抗休克、抗感染、抗炎及氣管插管機械呼吸等積極治療,患兒多處出現肺出血癥狀。12日4時55分,出現心跳呼吸停止,經搶救無效于10時宣布臨床死亡,目前福州市醫療糾紛調解處置中心已介入。”
董李主任還回應了陳女士提出的質疑。他表示,第一,兒童病癥變化快,有些疾病來勢兇險。小賢入院出現感染性休克指征,而重癥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導致肺出血,現出血分泌物標本已送至市疾控中心化驗以查明病因。醫生在小賢出現搶救指征的情況下為他插管,這種氣管軟管一般不會“捅破呼吸道”,而且醫生也經過專業培訓。第二,在危重病人搶救中,醫生詢問上級醫生用藥劑量“很正常”。這次該醫院重癥監護室的一至三線醫生,都參與了對小賢的搶救,不存在不盡力或醫生資歷不夠之說。第三,至于陳女士所說的“4點通知孩子心跳停止,但7點還看見心電圖波動”,是因為當時醫生還在為孩子持續心臟按壓,她看見的是按壓產生的“機械波”,而非孩子的自然心跳。
陳女士一家昨日決定留在醫院,等候與院方今日的協商,并表示為查明真相,必要時不放棄尸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