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盛貴:打造福清經濟發展新引擎
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去年,福清市大力推進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福清區塊發展。在今年“兩會”上,自貿區的發展也成為一些委員關注的熱點。農工黨福清市委員會為此專門提交了提案,為福清區塊建設發展支招。
據了解,自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貿區福清區塊掛牌以來,截至當年10月16日,區內新增企業101家,進出口貿易額達38.58億美元,對接梳理入庫的項目共有33個,其中:意向項目23個、協議項目7個、合同項目3個、投資額達400多億元人民幣。在農工黨福清市委看來,福建自貿區福清區塊優勢很多--有自貿區、國家級新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兩岸經濟合作示范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五區”政策覆蓋,政策紅利密集釋放,使得這里成為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和改革開放高地,區內企業可充分享受投資管理服務、貿易監管服務、通關通檢服務、稅收金融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和便利化服務。
“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缺乏配套滯后、人才缺乏、發展規模偏弱等問題。”福清市政協委員柯盛貴說,福建自貿區福清區塊要想加快發展,必須要創新宣傳方式,凝聚發展共識。他建議相關部門要委托國內知名智庫機構或策劃機構,對新厝及江陰區塊重點產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研究與政策解釋工作。同時,要將專業俗語、制度創新、審批流程、業務模式等以通俗易懂的聲像、動漫等方式進行宣傳。此外,相關部門可以組織面向審批、監管、服務等部門的專題培訓會,自上而下進行宣導,從思想上取得自貿區發展的共識。
今年,農工黨福清市委員會針對自貿區新厝片區與江陰片區產業結構作了細致的調查,并提出許多建議。
“自貿區的發展需要有的放矢,要進一步抓好項目招引與落地建設。”市政協委員柯盛貴說,按照新厝區塊及江陰區塊的產業定位需求,一是要做大整車進口業務量,扶持區內重點車企拓展整車及零配件進出口業務,促進形成整車進出口雙向物流;二是要設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全面拓展進口商品“前店后倉”的保稅展示交易與保稅倉儲模式;三是要加快推進新厝區塊通用航空產業園的項目建設和運營;四是要加大力度承接臺灣地區的精密制造、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產業的轉移;五是要大力推廣“互聯網+”模式,鼓勵境內外企業在區內創辦服務高端制造業的營運中心、銷售中心等,進一步發展工業設計、新產品研發、智能化改造等新興業態,輻射帶動區外產業發展。
? |
-
責任編輯:周麗芬
標簽:福清 要聞 經濟 發展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