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民間收藏家收藏兩塊奇特的方形石具
www.bjjht.com 2016-01-25 14:57:10? ?來源:福清僑鄉(xiāng)報 我來說兩句
記者日前在福清陽下街道采訪時,在民間收藏家陳修俊家看到兩塊奇特的方形石具。據(jù)了解,原來那是古代的一對石質(zhì)燭臺,上面分別浮雕“富貴長壽”和陰刻“福壽康寧”字樣。古代在電燈照明發(fā)明以前,蠟燭照明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家中重要的照明工具之一。然而,點燃蠟燭必須得有燭臺“配套”.于是,至今世間存留下形形色色的各種造型、多種寓意的燭臺。 據(jù)收藏家陳修俊介紹,燭臺的使用早見于春秋時代,《楚辭》中引“室中之觀多珍怪,蘭高明燭華容備。”戰(zhàn)國時已有各式精制的銅燭臺,至三國時期有青瓷臥羊形燭臺,西晉流行臥獅形燭臺。南朝時燭臺式樣較為豐富,有獅形、單管,雙管、四管、荷花形等。其中管狀燭臺在福建地區(qū)較為流行,上有弦紋長柄,柄上端是敞口碗形,碗中有燭座。隋唐時期的燭臺,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紋。明代燭臺造型豐富,并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其中永樂、宣德時景德鎮(zhèn)窯燒制的燭臺,器口和臺座呈八角形,頸部為圓柱形。清代以后的燭臺形制基本承襲此式。上述燭臺形式,不管弦紋長柄抑或頸部圓柱形,都是為了使用者便利掌握;燭臺造型,多以精美花紋、瑞獸形象打造,則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麗憧憬。“近現(xiàn)代的農(nóng)村,燭臺形制雖然不一而足,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元素。”陳修俊說:“常見的,有農(nóng)家用泥土捏就的方形燭臺,再貼上紅紙剪就的喜字;有用紅塑料桶裝滿沙子,插上大紅蠟燭供奉的……” 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雖然停電的時間越來越少,家居照明中明亮唱起主角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多。但時下各種“蠟燭”家飾,卻成為了各個大型家居超市的熱銷貨品,也成為裝修一族青睞的對象。明亮不再是家居的主色調(diào),除了刻意制造柔和燈光的效果以外,原始中帶著幾分古典的燭光成為家飾的妙筆,在那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里,給家?guī)砹嘶顫娪朱`氣的別致氣氛,也令年輕人的浪漫創(chuàng)意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
- 責任編輯:周麗芬 標簽:福清 社會 收藏家 石具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1-25 ]福清市歡送500多名農(nóng)民工返鄉(xiāng)過年
- [ 2016-01-25 ]革命“五老”生活補助金上調(diào)至每月1020元
- [ 2016-01-25 ]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防電信網(wǎng)絡(luò)詐騙宣傳活動
- [ 2016-01-25 ]日本長崎興福寺一行25人組團來融尋根謁祖
- [ 2016-01-25 ]融城健兒暢游長樂水庫挑戰(zhàn)嚴寒
- [ 2016-01-25 ]《福清民間文學》第8輯出版 此張為東張專輯
- [ 2016-01-25 ]“福清哥”面向全省開展助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