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建設目前已全面鋪開

本報訊 作為福州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項目,全長約113公里、總投資約94億元的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建設目前已全面鋪開(如圖),并有望在2017年底實現通車。
記者了解到,濱海大通道項目于2014年年底動工,到2015年已完成建設投資4.8億元,超額完成了年度投資計劃。
1月26日,記者在濱海大通道福清段A標段(元洪區縱四路至東閣農場段)看到,施工隊伍正進行路基及海口特大橋樁基作業。“福清段分為6個標段,目前,從城頭至東閣農場的A、B標段已全線動工,剩余標段建設的前期工作也已全面啟動。”市推進濱海大通道建設工作指揮部現場協調負責人吳玉平告訴記者,該項目動建以來,指揮部加快了項目的報批、征交地、設計施工等工作,為推動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建設創造了條件。目前,除了A、B標段已全線施工外,東閣農場至三山沁前段、江陰莆頭至江涵大橋段和三山北陳經高山、東瀚、沙埔至三山澤岐段等標段已全面啟動前期工作。
“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建設采取多點施工、科學施工的方式,力求在保證質量、不耽誤工期的前提下,盡量壓縮成本。”吳玉平說。
A標段是濱海大通道福清段最早開建標段,北起元洪投資區“縱四路”,南至東閣農場,標段包含控制性工程之一海口特大橋。為加快項目進程,該標段又分為A1、A2兩個項目段同時施工,采取無縫對接方式施工建設。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大橋引橋已建成14排橋墩,數公里路基已坐落在海口鎮海岸線上。
海口特大橋主橋長270米,是濱海大通道的關鍵節點之一。為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工程采用龍江南北兩岸同時開工建設的方式進行。項目經理任玉勇告訴記者,濱海大通道沿海岸線而建,基礎多為灘涂地,最大的工程量是軟基的樁基和回填作業。為節省開支,工程隊對非緊急項目的路基采取擠密砂樁方式打樁,每米打樁成本可節約100多元,A1標段節約的成本就達1.2億元。同樣,在海口特大橋的引橋處,為了能有效對接,節約沉降時間,項目采用了費用較高的水泥樁作業。“目前,引橋的橋墩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將利用龍門吊將T形梁安裝在橋墩上,待A2標段的主橋橋墩建成后,海口特大橋主橋和引橋可實現無縫對接。”任玉勇告訴記者,為了按進度建設濱海大通道,300多名工程人員輪番上陣,春節期間還將有50人留守作業。
據了解,濱海大通道福清段起于城頭鎮,止于新厝鎮,途經福清市11個鄉鎮,連接起江陰開發區、福清出口加工區、元洪投資區、東壁島旅游區、閩臺福州藍色產業園等區域,整個路段建設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全線分為六段建設。濱海大通道全線貫通后,將構筑交通、旅游、觀光、防洪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沿海交通大動脈,加快福州新區的產業融合發展。 |
-
責任編輯:周麗芬
標簽:福清 社會 濱海大通道 建設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