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
www.bjjht.com 2016-02-25 08:54:05?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董氏大宗祠遺址 歷史延續至今,流坑村人依然傳承著那份書香文化。匆匆游覽其中,忍不住叫人拍案叫絕。信手拈來,如村中的一民宅門前的楹聯寫著:“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年年日日平平安安共添一歲;官官民民家家戶戶說說笑笑歡歡喜喜團團圓圓同過新年”一副對聯用10個疊詞且不失平仄韻律,在我國實屬罕見。村中有一“五王靈廟”,廟前的楹聯是:“廟宇朝朝朝朝朝朝朝應,河水長長長長長長長流”,可與山海關的“孟姜女廟”前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對聯相媲美。另一民宅的對聯是:“平安送給天下清官,健康長在世間良民”,真可謂是切中時弊的肺腑之言,平安送給天下清官,說的何等得好! 流坑村的古民居群規模宏大,且都是明清時期清一色的青磚灰瓦,令人刮目相看。除了村頭一大片千年古樹外,村中還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遺跡。其中“懷德堂”即是一棟建于明萬歷年間的上下堂兩進單層建筑,兩邊楹聯為:“門對九天紅日,路通萬里青云”。照壁由巨型方磚拼成浮雕三幅,正中為“丹鳳朝陽”,雀(爵)鹿(祿)蜂(封)猴(候)、福祿壽喜圖,令人回味無窮。 董氏大宗祠可謂流坑村古建筑之最,占地12畝,為前帶場院的三大進重檐建筑,規模宏大,足以體現董氏家族往昔的強盛。大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初,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閩廣鐘凌秀農民軍所焚毀,嘉靖末重建。可惜的是,該宗祠于1927年被北洋軍閥孫傳芳殘部焚毀,現僅存遺址,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五根高達8米直徑0.7米的的花崗巖石柱仰視蒼穹,一對紅石獅默然相視。 ?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2016-02-24 ]乘客粗心丟旅行箱 福清熱心的哥急尋失主
- [ 2016-02-24 ]福清海口陳明補鞋店:誠信經營獲口碑 傳遞正能量
- [ 2016-02-24 ]福州市公布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清會館榜上有名
- [ 2016-02-24 ]爹地寶貝:勇于創新實現華麗蝶變
- [ 2016-02-24 ]福清開展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審批權限下放試點工作
- [ 2016-02-24 ]福清市2016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25日舉行
- [ 2016-02-24 ]福清江鏡司法所舉辦猜燈謎普法活動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