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里的一天,我獨自游覽了福清一拂法制文化公園。提起一拂居士(鄭俠),福清人無人不知。在融城老街區就有一條貫穿東西的主干道被命名為“一拂街”。說起一拂居士那把塵拂的故事也同樣為福清人所熟悉:鄭俠身為宋代廉吏,剛正不阿,罷官回鄉時,行裝中惟有一拂。邑人明朝首輔葉向高為他撰寫一副對聯:“諫草累千言,終信丹青能悟主;歸裝唯一拂,始知琴鶴也煩人。”一拂居士一生干凈,福清老百姓銘記鄭俠為官清廉,特意在福清街心公園為其塑像一座。
福清一拂法制文化公園就建在福清街心公園的東邊。沿著一拂街東段、福清郵電局對面階梯口拾級而上,上完40級臺階,即可登臨一拂法制文化公園。階梯西面墻上由下而上羅列7副墨色大理石板刻畫的名人像及他們對其所處時代的法治主張,分別為葉向高、林則徐、鄭俠、孔子、孟子、荀子、包拯。
來到公園頂上,游目園中,中間寬闊,可供行人游玩。法制宣傳巧妙地融合在周邊的景點建筑物里。我自南向北沿順時針方向緩緩繞園游覽一圈。
首先來到L形長廊,仰望長廊外側上方,這里鑲嵌著7位中國近現代法學名家——史尚寬(民國著名法學家)、梁啟超(近代啟蒙思想家、著名政治活動家)、錢端升(當代憲法學家、政治學家)、佟柔(著名法學家)、李浩培(當代著名國際法學家)、芮沐(民法大師)、楊兆龍(世界50位杰出法學家之一)的肖像及其在法學界的成就簡介。仰望這些近現代法學領域里的璀璨明星,更增添了我對他們在法學方面建樹的了解。我又抬頭瀏覽L形長廊內側上的7張“法治典故”:《廷尉罰金》、《曾參殺豬》、《只賺一文錢》、《因失信而喪身》、《陶四翁燒毀假紫草》、《一諾千金》、《淮安奇案》,每楨畫作主題鮮明,分別告誡人們執法標準要統一、言而有信、誠實經營、不可失信、誠信不欺、得道多助、不貪財的小故事。這些流傳千古耳熟能詳的法制故事,引導游人對法律的起碼認知和為人處世所應具備的道德底線,頗具教育意義。

公園里除了“名家簡介”“法治典故”外,還有各類引人向善的宣傳牌,諸如“尊重科學、關愛生命、拒絕邪教、健康生活”等。
來到西邊,建有一座四方形亭子,亭內擺設一張立方體的墨色大理石石桌,桌底每邊各擺設一張正方體實心石椅,我坐在一張石椅上,看桌面墨色大理石刻著“福清法制”4字。從亭子、石桌、石椅都設計成方方正正的四方體,讓人聯想到法制的公平公正。
再往北走,但見棕色的鐵制窗欞宣傳欄的鏤空圖案里顯露出“依法治國”四個大字。來到由西向東瓷磚路,路邊花壇里擺設著兩塊雕塑成翻開的書頁形狀的花崗巖石塊,上刻《憲法》。路東建有弧形廊架,下置長椅6條,廊柱上印有我國各個歷史時期領袖人物論說法制的語錄,在各段廊架上還懸有古今中外名家論述法律的至理名言。
公園北墻裝點著福清山水名勝畫。墻外就是河后巷,外墻布置“法律小常識”和法制宣傳牌。
駐足園內回望南端,南北約有40米距離。公園中間還算寬敞,布局相對美觀,主題落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全民守法”上。
觀賞園內景物,桂樹、鐵樹等花木在寒冬里依然挺拔。游人們有的在悠閑散步,有的在安安靜靜汲取法制知識,接受法律的熏陶和洗禮。來到公園參觀閱覽,仿佛是趕來聆聽各路法學專家穿越時空給市民熱情開設的一堂形象生動的法律知識普及課一樣,增強了我們平時不甚留意到的法律觀念。
當我從北往南穿越公園欲結束游覽時,我不愿驚擾園中一切,悄然離去。回望園中,兒童們正在盡情釋放天真活潑的本性,在公園里你追我趕嬉戲游玩,給公園帶來歡聲笑語和無限活力;老年人中年人在靜靜閱覽宣傳畫片,給大腦“充電”;小伙姑娘并排相擁而坐,輕聲細語聊著年輕一族自個兒熱衷的話題。公園里清清潔潔,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我想,大抵900多年前的一拂居士的在天之靈依然深深眷顧著故里福清的發展變化,還時不時手執塵拂拂拭去城區的塵埃和市民身上的灰塵,讓當今融城擁有一個風清氣正的美麗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