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東關寨:別樣風俗別樣情
www.bjjht.com 2016-03-07 09:27:23?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都正月廿三啦,你們這里還在過‘正月十五鬧元宵’活動?”當天下午,看東關寨何氏后裔們在布置供品、鋪設紅地毯、安置貢香,忙碌著鬧元宵場景,記者咨詢身旁的一位老者。今年87歲的何大水,是東關寨里的“鄉老”,問及為何要將正月十五鬧元宵定在正月廿三,他告訴記者,這是祖宗留下來的習俗,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如今,古寨的“寨民們”基本上都是在外頭創業打拼,古寨留守者也為數不多。唯一不變的是,但逢一年一度的正月廿三,也就是古寨的元宵佳節,“寨民們”都會從全國各地,甚至遠在南非、加拿大等國和地區的遷徙者,一如既往地回寨歡聚一堂。 記者看到,供桌上的數十份供品大同小異:豬頭、公雞、大魚、鴨蛋和梭子蟹等。唯一相同的是,每份供品上有一把菜刀和若干鹽巴。村民何增平告訴記者,這菜刀和鹽巴也是約定俗成的一種習俗,應該稱之為山村文化。村民們認為,上供大魚大肉給神明和祖先受用,教他們如何“下手”呢!因此,村民們都會在豐盛的供品上擺著菜刀和鹽巴。“魚肉有了刀就可以宰割,鹽巴可以調味。”何增平介紹說,神明和祖先在這里被“擬人化”了,這種做法也反映了山民的質樸和敦厚。當然,供品也是有寓意的。梭子蟹代表“十全十美”,豬頭嘴中銜豬尾,代表全頭豬。何增平說:“豬頭配上公雞,那就是大禮,是對神明和祖先的一種敬重。” 記者采訪村主任何啟忠獲悉,東關寨現有30多戶,據統計戶籍人口近300人。正月廿三的活動,村民們叫“擺宴”,遷徙在外頭的“寨民們”當天會虔誠地帶上供品回東關寨擺宴。擺上“五味”、“五果”供品,虔誠侍奉祖先,與認識的不認識的何氏后裔們見見面,嘮嘮家常。“這就是這場活動的精髓所在,它繼承的是先民的傳統習俗,弘揚的是東關寨獨特的民俗文化。”何啟忠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2016-03-07 ]回憶福清培養學生而嘔心瀝血的名師
- [ 2016-03-07 ]福清志愿者義賣鞋子助學助殘 吸引眾多市民關注
- [ 2016-03-07 ]福清法院簽發福清市第一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 [ 2016-03-07 ]福清陽下街道虎溪社區開展拗九節主題慰問活動
- [ 2016-03-07 ]“傳承雷鋒精神·關愛特殊兒童”在福清國展舉行
- [ 2016-03-07 ]福清城頭鎮探望轄區孤寡老人 送去溫暖和關愛
- [ 2016-03-07 ]志愿者們攜手走進福清市光榮院 展學雷鋒獻愛心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