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兒有個漏水點!”福清水務公司測漏隊隊員俞兆雄握著1.5米長、圓珠筆那么大的聽漏棒,吆喝著讓隊友過來處置漏水點。在融城,有支“測漏隊”每天為城市供水管線“聽診把脈”。他們白天巡街,尋找看得見的漏水點;夜間測漏,探聽地下水管的漏水處,保障是市民用水。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3月22至3月28日是第二十九屆“中國水周”,相關的宣傳口號再次警醒人們要“節約用水”。僅靠一支“測漏隊”,保水遠遠不夠,水的保護是每個社會個體的共同責任。
1.市民缺乏節水意識
水龍頭滴水無人理、食堂洗碗用水嘩嘩流、水管漏水未處置……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福清市的各個角落上演。
“公家的水,不花自己的錢,會用得比較大。”市民林娟經常在單位食堂里用餐。她說,用餐后,大家通常會在水槽清洗自己的餐具,不少人在洗碗過程中將水開得很急,用水量很大,有的人洗完后水龍頭沒關緊也不會擰緊。
“市民的節水意識還是不強,去公共洗手間,經常看到水龍頭在滴水。”市民陳先生說,看到這種情況后,他都會上前把水龍頭關緊。為了圖方便,許多家庭做不到“一水多用”,循環用水。
家住西區的林大媽是用水大戶,一個月會用掉60噸自來水。林大媽說,她提倡節約用水,但老伴卻告訴她,用水不要吝惜,水費不貴,用得起。“我老伴愛種花,單單澆灌院子里的幾株桃花,再加上其他植物,都要用去不少水。”
記者發現,不僅居民浪費生活用水,企業用水也同樣存在高耗水現象,循環用水的節水觀念并未深入人心。記者在市區多家洗車店看到,許多洗車工都將高壓水槍對準顧客的車身一陣猛沖,然后進行車身擦洗,擦洗完畢,洗車工還會拿起高壓水槍一陣猛沖,好多店都沒有配備節水設備,大量的水就這樣白白流失。
“洗車多是用井水,幾乎產生不了多大的水費,所以大家用水很濫,更別提節約用水。”洗車工小潘說。
2.“水浪費”原因多重
“生活中處處需要用水,人們的節水意識薄弱,是水資源浪費的主要原因。”市民鄭建雄說,衛生間里的座便器,方便一次就要沖掉約5加侖的自來水;洗碗、水管或馬桶損壞后,清澈的自來水嘩嘩留走;擁有小車的家庭,僅僅洗車每月就要耗去好多水……人們的不良用水習慣在不經意間就會浪費水資源。
“水價不算貴,一個月用20多噸水,也花不了多少錢,所以我也沒有刻意想省這點錢,只要不讓水白白溜掉,生活用水該怎么用就怎么用。”家庭主婦陳芳說。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與陳女士持相同觀點的市民不在少數。他們認為,用水費用在整個生活開銷中的占比并不大,所以,即使采取階梯水價,每個月多花一點錢,也覺得“無關痛癢”。
“城區自來水管網老化漏損,也是造成水資源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福清水務有限公司供水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建明說,早期的管道主要是鑄鐵管、鍍鋅管,隨著時間推移,容易發生生銹、腐蝕產生漏損等問題,大部分管道埋在地下,不易察覺,未發現之前只能任其滲流。據統計,一天內,如果沒有采取檢漏措施,地下管道的漏水量就會達到3萬噸。
“車輛撞毀消防栓或是被人為損毀的一些管道,也會造成一部分自來水浪費。”張建明說,這種偶然性的情況,都得需要市民提醒以及測漏隊的及時檢查,才可以尋出漏水處進行補救。
3.測漏員“聽診把脈”
每當夜深,當人們在入睡時,身穿反光衣、手持“聽診器”的測漏隊員,都要行走10多公里,穿行大街小巷,用“聽診器”對居民樓下、街道兩旁的自來水管、窨井邊的路面進行測聽(如上圖)。
測漏員俞兆雄向記者展示了夜間“聽漏三寶”:聽漏棒、聽漏儀、聽漏相關儀。
“最傳統的測漏儀是聽漏棒,只能大概聽到漏水方位。”俞兆雄說,聽漏儀有一個探頭,放在路面或管道上,另一側接著一個耳機,聽漏隊員通過耳機監聽地下聲音,判斷大致的漏水點;而“聽漏相關儀”有2—3個相關儀探頭,主要放在管道上收集數據,根據水的波形來判斷漏水點。
俞兆雄說:“在深夜測漏,干擾聲音較少,測得準確;白天嘈雜,我們只能通過巡管,盡可能尋找肉眼看得見的漏水點。一個月內,可以查出20多起地下管網漏水。”
4.節水需多措并舉
記者獲悉,福清市日供水量約22萬噸,自來水用戶18萬戶,覆蓋70多萬用水人口。面對這么大的用戶基數,為了節水,市自來水公司于2015年4月1日起分別對居民和企業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和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
據了解,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每戶每月用水量在0—25噸(含25噸),價格為每噸2.2元;用水量在25—30(含30噸),價格為每噸3.3元;用水量超過30噸以上,價格為每噸4.4元。而企業用水則實行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根據企業前三年以及2015年1—5月的用水量取月用水量的平均值,為額定水量,企業用水在額定水量以內按照基礎水價2.4元,超出定額10%以內部分,加價15%;用水量超定額10%以上至20%部分,加價35%;用水量超定額20%以上至30%部分,加價80%;用水量超定額30%以上部分,加價150%。
“市民是使用自來水的主體,宣傳節水意識固然重要,但也要由一項制度來抑制浪費,幫助市民形成節水意識,自從這兩項水價制度實行之后,福清市用水量為25噸以上的用戶減少了一半。此外,許多高耗水企業也安裝節水設施,減少了水資源損耗。”張建明說。
“城區自來水管道改造可以從源頭上解決自來水浪費,將鍍鋅管換成PE管,能有效提高管網壓力、輸水能力,防止滲漏。”張建明說,福清市自2013年起投資上億元改造供水管網,改造的管道共245公里,惠及用戶23663戶。此外,為了監測自來水滲漏,該公司根據管道走向將整個城區劃分為老城區、城南、城北、城東、城西、二次供水6個區域,并在自來水管網上分區域安裝流量計和壓力傳感器,對管網水壓進行實時監控。水管如果破裂,壓力和流量會發生變化,一旦超過預警值,監控系統就會報警,就能及時找出漏水點。目前,城區已安裝了30多個流量計和10多個壓力傳感器,能確保城區“血脈通暢”。
張建明說,今年1月底,由于氣溫驟降,大真線水南路段一處地下管網發生破裂,根據流量計和壓力傳感器傳回來的數據,該公司準確判定該路段管網破裂,維修隊及時搶修,當天就恢復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