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網上訂餐盛行,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飯點拿出手機,打開訂餐APP或打電話叫外賣,這一便利舉動的背后,卻產生了大量的餐飲包裝。塑料餐盒、發泡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在使用過后,就造成了“白色污染”。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外賣餐具這一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受到市民關注,近日,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線上訂餐火爆 外賣垃圾增多
“今天大家想吃什么,我在百度外賣訂餐,你們都報給我?!迸R近飯點,上班族陳小姐便開始和同事商量起午餐吃什么。
陳小姐說:“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也想過自己帶飯,可帶了一段時間,覺得時間成本實在太高,早上一不小心就會遲到,叫外賣的話,比出去吃便宜,而且方便快捷,所以我們辦公室的人現在都訂餐吃。”
在西區一公司上班的王義在上班期間也經常和同事一起訂餐解決三餐問題。王義說:“現在用APP訂餐,商家經常會送一些優惠券,吃飯便宜,再加上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出去吃飯走一趟難免會出一身汗,所以還是外賣方便些。”
針對外賣餐具污染問題,記者走訪幾家經營外賣的商家。一家餐廳老板告訴記者,他的店已經開了5年,這兩年開始經營外賣,一天能接五、六十個單子,一份外賣餐具的價格大概是1元左右。據了解,經營外賣的商家每天大概能接到50—100份的訂單,主要經營對象是上班族。
外賣市場的火爆,直接導致餐具包裝垃圾的劇增。對此,保潔阿姨沈鷗深有體會。她說:“每天午餐過后,單位的垃圾桶里都是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等,還有不少剩菜剩飯,處理這些垃圾,叫人非常頭疼。”
目前,對于外賣餐具垃圾的數量,雖然沒有權威部門提供統計數據,但我們可以從外賣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垃圾無人回收 白色污染加劇
外賣生意火爆也讓不少市民產生疑問:用完的餐具都去哪兒了?最終有沒有被回收利用?
“透明的純聚丙烯(PP)塑料餐盒可以回收,發泡餐盒等其他類別的外賣餐盒是基本不回收的,因為太便宜,也賣不出去。PP材質的塑料餐盒必須是干凈的才要,不干凈的餐盒,我們還要清洗,所以不收。透明的PP塑料餐盒,我們回收以后會賣給塑料加工廠,制成其他塑料品?!睆氖聫U品回收的馬師傅說。
“現在只有一些比較規范的餐館會使用透明餐盒,大部分的商家是用發泡餐盒,還有一些商家為了美觀,用木材加紙質的餐盒,其實這種是最難處理的?!睆氖峦赓u配送的商家陳先生說,他雖然有聽說透明的餐盒可以回收,但從沒有人到他店里回收透明餐盒。有時候,他忘記送勺子、筷子,即使顧客可以用家里的勺子、筷子,但大家依然會投訴和抱怨,大部分的顧客是為了貪圖方便。
記者了解到,在外賣餐具垃圾中,發泡餐具占了一半。盡管在合理的情況下使用發泡餐具,可以保障飲食安全,但發泡餐具填埋后很難分解,一旦受熱、受輻射,會產生有害物質氯化氫,進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這種材料也不能焚燒,否則可能會產生致癌物二惡英,而二惡英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被人體吸入后極難排出。難降解、難處理也是大部分外賣餐具垃圾的共性,這直接導致“白色污染”加劇。
多方共同努力 提高環保意識
外賣餐具垃圾越來越多,越來越難處理。如何減少外賣餐具垃圾,成了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采訪過程中,許多市民和業內人士都認為外賣平臺、商家、消費者乃至全社會都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并作出努力。
“現在,我身邊有好多人都是訂餐吃,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些餐具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存環境,現在想想,確實會造成污染?!逼髽I白領陳薇薇說,人們都應該盡量自備餐具,其實一把勺子、一雙筷子放在辦公室根本不占位置,小小的舉動可以帶來較大改變,大家都要提高環保意識,盡量減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市民王小軍說:“在無法避免叫外賣的情況下,我覺得,外賣平臺可以提供一些選項,比如詢問客人是否自備筷子、勺子等餐具,這樣可以提升大眾環保意識?!?/p>
“我覺得應該在外賣餐具上下一些功夫,既然透明的餐具是可以回收的,那么就應該在全社會進行推廣,同時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讓此類垃圾有地方可放、有設備處理,真正變廢為寶。這樣子人們既可以享受訂餐便利,環保問題也迎刃而解?!睆氖颅h保事業的陳煙妹說。
此外,業內人士還建議應該加強餐具安全監管,工商、食藥等部門有必要將外賣餐具也納入監管視線,出臺相應措施,使其使用起來衛生環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