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鶴拳表演
東南網12月31日福清站訊(記者 王晶)“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是福清市濱江小學宣傳欄上關于宗鶴拳入校園的寫照。宗鶴拳,一種千錘百煉而成的拳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2013年被引入濱江小學后,成為學校建設“三聲”校園文化的特色項目,與“書聲”“歌聲”璧合珠聯,相得益彰。


福清市濱江小學校園一角
走進濱江小學,滿眼綠色讓人陶醉,教學樓頂的“崇德、健體、博學、奮進”八字校訓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熠熠生輝。走廊中,“笑聲揚”、“歌聲飛”、“書聲間”、“德才備”等,充分展示了學校構建“三聲共融”的校園文化體系。

體育課
讓傳統武術文化走進校園,融入體育教育,既可以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又能對武術傳承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13年10月,在福清市委市政府、福清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宗鶴拳被引進濱江小學。學校聘請福清市宗鶴拳第五代傳人方長燦為總教練,結合“陽光體育運動”在學生中成立宗鶴拳興趣小組,并在全校開展宗鶴健身操項目。
“宗鶴拳屬于傳統武術的內家拳,最大的特點是‘宗勁’,用逆式呼吸法,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非常有益,練習后精氣神十足。”教練方長燦告訴記者,宗鶴拳在技擊上注重用意導氣,用的是內勁,學生學起來也很容易,非常靈活。

宗鶴拳表演
為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學習到宗鶴拳,學校采取了分步教學,以點帶面,用比賽、評先等方式進行。總教練方長燦首先教體育組全體教師學習了宗鶴拳,再由體育教師對班級學生進行宗鶴拳基本功教學,要求做到內容統一、動作規范、套路嫻熟、精神面貌良好,通過一段時間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后逐漸將宗鶴拳普及到全校。如今,每天上午大課間全校三千多名師生同時做宗鶴健身操已成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觀交流
三戰、四門、二步、四步、五步……這些都是宗鶴拳的基本套路,“我很喜歡練習宗鶴拳,也參加過很多展演,老師都是按照系統化教的,一招一式學起來很快,2015年還去臺灣與臺灣學生進行交流、切磋。”王景燁同學自豪地說道,學習宗鶴拳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學到了很多歷史文化知識。
“現在練習宗鶴健身操已經成為師生每天必不可少的‘營養餐’和‘ 健康加油站’,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文化生活。”負責宗鶴拳節目排練的老師王小榕說,學習宗鶴拳,不僅能讓學生領悟到“尊師重道、勤學苦練、百折不屈”的武德精神,更能培養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意志并提升道德品質。

赴臺灣交易參加金龍杯武術名人演武大會
如今,宗鶴拳在臺灣、香港、日本、東南亞、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阿拉伯等地流傳廣泛,并作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福清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在海峽兩岸及海內外文化交流中享有盛譽,成為融臺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濱江小學也以宗鶴拳文化活動為基石搭起了兩岸青少年交流平臺,連續四年舉辦宗鶴拳文化交流大會,增進兩岸學生關系,建立深厚友誼,為融臺青少年文化交流貢獻綿薄之力。


其它校園特色教育
“宗鶴拳不僅是作為我校重點打造的陽光體育活動之一,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結合自身優勢,將傳統文化融入體育教學中,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孩子體質,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福清本土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人接受。”副校長郭進翌表示,宗鶴拳需要新一代的青少年去傳承,并向眾人展示非遺文化的魅力。
多年來,濱江小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陽光美少年、聰慧美少年、博雅美少年、多藝美少年”,并結合教育局提出的幸福教育“2+1”,開展了籃球、足球、乒乓球、圍棋、國畫、書法、合唱、舞蹈、非洲鼓等多項社團活動,希望在活動中挖掘學生潛能,充分展現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