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0日福清站報道(記者 王晶)清澈的水流、秀麗的花草、蔥郁的青山、美麗的鄉村……漫步于石竹街道的各個村莊,宛若來到了休閑公園,一道道靚麗風景盡收眼底。自開展“兩違”重點整治工作以來,福清市石竹街道將“兩違”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實行網格化管理,成效顯著。
據悉,2016年度石竹街道接到上級下達的拆違任務是800平方米,但街道自行加壓拆除17宗,總面積達6149.8平方米,高效推進拆后土地利用工作,基本實現新增違建零增長。
強抓“兩違”成常態 宣傳治違重引導
日常工作中,石竹街道始終嚴把“兩違”控制關,實行網格化管理,堅持露頭就打、出土就拆,嚴控違法建設。在拆后土地利用工作中,街道優先將騰出的土地用于惠民利民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中,進行合理改造利用。
此外,石竹街道還創造性地將“兩違”治理工作與去存量及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以拆違來推進綠化工作,以綠化來鞏固拆違成果,實行“拆綠結合、以拆促綠”,有效拓展綠化空間。目前,石竹街道已創建洋梓村和霞滿村兩個福清市無違建示范村,霞滿村還被列為福州市2016年無違建示范村。
石竹街道除抓違等常態工作外,也持續開展對轄區群眾的宣傳引導。街道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兩違”治理宣傳工作,鼓濃氛圍,如通過街道微信公眾平臺,以圖文形式展現街道“兩違”治理成效、新農村建設成果等;在建黨70周年、重陽節晚會、攝影比賽等活動中全方位宣傳“兩違”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及危舊房改造等,效果突出。
治理顯成效 村莊街道變身“文藝范”
“如今飯后散步、運動還有廣場舞都成了常態,傍晚的村莊比前幾年更熱鬧,鄰里之間的感情都好了?!毕紳M村陳大姐笑得合不攏嘴,看著村莊面貌改變,各類民生設施齊全,幸福感倍增。
石竹街道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與“無違建”村創建相結合,讓村莊“顏值”不斷提升。筆直干凈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小洋樓、房前屋后“花繁錦簇”,結合當地“青山環繞,綠水穿行”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村莊形成處處是公園的景象。
同時,在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街道以生態為基礎、文化為特色、旅游為載體,致力于刷新村莊“顏值經濟”。 洋梓村黨支部書記呂建華表示,村莊環境改善后還要積極把旅游提上工作日程,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等休閑旅游,培育各具特色的休閑觀光點等以加快村產業發展,提高村財、村民收入。
“在石竹街道的新農村建設規劃中,注重綠化美化,見縫插針栽種花草樹木,打造村莊綠色格調,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并且還結合城區環境整治,用油畫形式美化市政基礎設施,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傳遞玉融獨特的文明風尚和文化品位,讓城區與鄉村變身‘文藝范’?!笔窠值傈h工委書記薛書慧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