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醫院介入導管室啟動以來成功完成30余例手術

陳昭陽醫生準備手術
東南網6月26日福清站訊(記者 馮迪)“通知病人家屬,病人通過造影檢查發現心臟血管狹窄,需要進行心臟支架手術。”福清市醫院DSA(介入導管室)手術室內,護士接到心內科主任陳平的指令后,用手機將病人心臟血管病灶的影像拍下,給手術室外的病人家屬看,并就手術事宜跟病人家屬進行溝通。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內科的陳昭陽醫生,穿上了近20斤重的鉛衣,準備和陳平主任一起對病人進行支架手術。

手術中
昨日,記者在福清市醫院心內科近距離觀看了完整的心臟支架手術。

手術完成
“每當醫院有收治心內科急診病人或有安排心臟造影的檢查,我都會在手術室內等候,一旦檢查后結果顯示需要進行支架手術,我就會上手術臺,跟陳平主任一起進行配合完成手術。”陳昭陽醫生表示。據介紹,為防護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醫生需穿著近20斤的鉛衣。記者也體驗了一番,但穿上就已經倍感吃力,而醫生們穿著它就是幾個小時。X射線下的工作,對醫護人員的放射損傷很大,但他們仍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挽救著患者的生命,讓患者重獲新生。

手術完成病人準備回病房
“這是今天的第三臺心臟支架手術。”在手術結束后,陳平介紹,自5月10日福清市院介入導管室啟動以來,已經順利完成手術30余臺,其中單純冠狀動脈造影術11臺,支架植入術20臺,搶救急診危重病人9例。截至目前,只有1名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并發癥,但經過治療,患者在第二天就恢復正常。

手術完成醫生簽字
在福清市醫院住院部心內科病房里,記者看到了早上剛剛做完支架植入術的林先生以及他的家屬劉女士。“我丈夫5年前得了冠心病,這次入院是因為他一直說胸痛,痛了大概有16個小時左右,感覺情況不太好,我們就趕緊來醫院了。”劉女士表示,在手術前,他們也擔心,怕手術存在風險,而且福清市醫院的此類手術剛開展不久。“通過了解我們知道進行手術的都是經驗豐富的醫生,還有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醫生,還了解到目前在福清市醫院做過手術的患者都康復出院了,我們就放心多了,而且現在我丈夫手術完的狀態看上去還不錯。”劉女士說。

醫生在和家屬溝通
據介紹,心臟支架手術是最近20年來普遍開展的一項專門用于治療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技醫生在和家屬溝通術。醫生通過穿刺血管,將心臟支架輸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通過支撐堵塞的部位,以達到疏通冠狀動脈、改善病人心臟供血的作用。不僅如此,相比心臟搭橋手術,它還具有創口小,感染風險小、手術復雜性相對更低等特點。病人可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一般在穿刺24小時后就可以下床,有的術后當天即可出院。對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的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福清市醫院引進介入導管室,就是為了及時搶救患者的生命,提高這類病人搶救成功率,把死亡的風險降到最低。

心內科陳平主任在準備手術

醫生脫下重重的鉛衣 |
-
責任編輯:王靜
標簽:福清 醫院 心臟 手術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