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江鏡鎮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喪事簡辦成共識
www.bjjht.com 2017-07-26 09:26:16? ?來源:福清僑鄉報 我來說兩句
婚喪嫁娶是每個家庭的大事,以往在農村相互攀比、大操大辦的陋習屢見不鮮。近年來,福清市江鏡鎮移風易俗的新風尚漸漸深入人心,喪事簡辦成了越來越多江鏡人的共識。 今年5月,福清市江鏡鎮張厝村村民張銀恩為母親料理喪事,酒席只開十幾桌,排場小了,禮品也從簡了。按照農村習俗,所有費用由家里的兒子承擔。除去親戚送的禮金,張銀恩和弟弟每人才花了幾千元。但在2002年張銀恩的父親去世時,為了體面,家里擺了40幾桌酒席,兄弟倆分攤了16萬多元的開銷。 張銀恩說:“我父親去世的時候,還只是中等操辦,有錢人的規格就比較高,要花費上百萬。當時我們經濟有壓力,但是沒有辦法,人家都那樣操辦,我們也不能太冷清,自己沒那么多錢,把積蓄全部花了,還借了一點錢。” 據了解,2013年以前,福清市江鏡鎮紅白喜事普遍存在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但迫于傳統習俗、人情世故等原因,不少村民借錢也要硬撐場面。如今鎮村提倡喪事簡辦,將移風易俗工作寫入村規民約,張貼公告,明確了“簡化清單”,為村民減輕了負擔。 該鎮張厝村還制定了幾個標準,比如酒席要控制在20桌以下,酒桌上不能發香煙;原來發浴巾毛巾,改為可循環利用的黑手圈;花圈只能5面以下,樂隊只能三隊。 近年來,在張厝村兩委、老人會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思想有了轉變,把節約的開銷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生產生活中。與此同時,村里鼓勵多行善事,捐助村里有困難的老人和孩子。 而在隔壁的江鏡村,村民宗族觀念濃厚,操辦紅白事需要通過同姓的祖廳理事會。村兩委便發揮理事會的作用,對合規操辦的人家給予費用補貼,對違規行為,采取禁辦一切手續、取消祖廳使用權、罰款、通報批評等措施。 江鏡村黨支部副書記何建寶說:“倡議書是村兩委發起提倡的,要求各祖廳理事、負責人簽名嚴格執行。各祖廳也互相監督,要改變這些舊習慣,就必須拿出制度和手段來杜絕浪費。” 據了解,從2013年起,江鏡鎮推行喪事簡辦,每場喪事平均節約6萬元。今年,江鏡鎮將在后地、岸兜、北翁等3個村開展生命藝術公園試點建設,既可節約土地資源,也可減少亂葬、亂建墳墓的現象。 福清市江鏡鎮宣傳統戰委員鄭雙輝告訴記者,近年來,江鏡鎮大力推行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工作,這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好事,也深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現在推行喪事簡辦的村,基本上能夠做到服從村兩委和老人會的安排,既為群眾節約了資金,又不影響他們寄托哀思。“厚養薄葬是新時期的新風尚,也是移風易俗的關鍵。在老人有生之年,盡孝報恩,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料理老人后事時,文明節儉,簡約淳樸,這才是真正的孝道。”鄭雙輝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7-07-24 ]福清市移風易俗見聞:婚喪嫁娶從簡 省下錢做慈善
- [ 2017-07-24 ]福建福清市“移風易俗”見聞
- [ 2017-07-24 ]福建福清市“移風易俗”見聞
- [ 2017-07-23 ]福建福清市“移風易俗”見聞
- [ 2017-07-09 ]福清洋梓村移風易俗扮靚鄉村 昔日建房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