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新厝鎮:深化移風易俗 擦亮“文明底色”
www.bjjht.com 2017-08-23 19:06:56?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我來說兩句
倡導村規民約 “群眾自治”帶動“自我約束” “辦酒席是高興的事,但壓力也大。菜太多怕浪費,菜太貴經濟壓力大,菜少了、差了,又怕‘掉面子’。”福清市新厝鎮鳳跡村村民陳女士一席話道出了如今農村辦酒席的矛盾之處。 為順應群眾這種“想變又不愿出頭,盼改又不敢主動”的從眾心理,福清市新厝鎮注重發揮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黨員大會、老人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在全民討論的基礎上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納入村規民約,把群眾意愿轉化為全村共同意志,幫助群眾打破心理障礙。 新厝鎮棉亭村村民陳女士與丈夫于2016年5月步入婚姻殿堂,她率先節儉辦婚事,以旅行結婚代替大操大辦。結婚時,女方沒有要求男方買房買車也沒有舉辦儀式,只邀請了家里至親擺了兩三桌,如今兩人已經生育了一名活潑可愛的男孩,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生活美滿。 江兜村村干部王文珍告訴記者,村民王梅英的父親在去年去世,因家風家訓中有規定要勤儉節約,王梅英在操辦喪事時只擺了三四桌宴席,花費不到1000元,請親戚簡單吃了飯。“他們不比喪事排場,比的是老人在世時,誰更孝順。”王文珍表示。 目前,新厝鎮16個行政村都制定了相關的村社規范,用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辦法,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省辦等理念變成行動,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隱性負擔。 “我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引導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節辦、厚養薄葬,杜絕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摒棄婚喪陋習,營造了‘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有效改善了社會不良風氣,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福清市新厝鎮宣傳委員陳春利告訴記者。 以家風促民風 助力移風易俗文明新風 “郭彩英真是個好媳婦!嫁入婆家20多年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多病的婆婆和九十多歲高齡的奶奶。” 在福清市江兜村家風家訓館“最美媳婦”榜單前,聚集觀看、學習的村民無不為郭彩英的孝心所感動。 這樣平凡而又和諧的故事在新厝鎮多如繁星,這與新厝鎮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文明家庭評創、引領良好家風家訓有著密切的關聯。 今年以來,福清市新厝鎮注重示范引領,堅持用身邊好人、好事來喚醒群眾的美德基因和文明自覺。該鎮在廣泛開展文明村、“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的同時,積極開展“最美媳婦”、“最美庭院”、“最美媽媽”等評選,堅持群眾評、評群眾,讓群眾當主角,通過群眾推群星,好家風帶動鄉風民風,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帶動效果。截止目前,全鎮共涌現出文明家庭240戶、星級文明戶96戶、其他典型約200戶,農戶文明創建參與率達100%,有效引導村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讓鄉風民風真正美起來。如今,鄉村美、民風淳、百姓富,正成為該鎮鄉村文明新生活的縮影。 “通過評選‘最美庭院’活動,提倡雜物擺清楚,庭院掃干凈,垃圾不落地,新厝更美麗;通過評選‘最美媳婦’、‘身邊好人’等活動,杜絕奢靡之風,捐資做公益。希望通過多形式的行之有效的宣傳,動員群眾廣泛參與,讓文明新風在移風易俗中更深入人心。”陳春利表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7-08-22 ]福清市人大代表認真視察移風易俗工作
- [ 2017-08-18 ]福清:倡導移風易俗 助推文明創建
- [ 2017-08-09 ]福清市政協委員開展視察移風易俗工作
- [ 2017-08-04 ]福清市玉屏街道發移風易俗倡議書 弘揚新風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