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周禮佾舞翩躚入高校 福清人的恢復傳承
www.bjjht.com 2017-09-15 09:14:48?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展演 儀式養成知禮守規 習儀佾舞者統稱“佾生”,通常都是由官方遴選才思敏捷、品學兼優、擇優錄取的官學生,也就是儒生擔任。佾舞體現“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的儒學思想品德和精神價值,對佾生講求“誠于心,形于外”,其呈獻在于表達對圣人先師無限感恩敬仰之情。 從位于福州市鼓樓區澳門路的林則徐紀念館陳列的資料中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則徐 12 歲就被選為佾生。可見,古時佾舞教程已納入教育體系,希望社會的精英階層自幼養成知禮守規的習慣,成為社會各階層的表率。 “佾舞以正方形的隊形,意為教育學生應為人正直,其動作以圓弧線為基準,意為教育學子處事圓融。”鄭永森談到,佾舞的“初獻禮”將在2017級新生開學典禮上隆重呈獻。“佾舞是具大國風范的禮儀,是儒學文化的載體,很有儀式感,能讓學生清靜思考。雅樂動作,能使身心合一,通過詩禮樂的熏陶,讓學生做一個善良、正直、有禮貌的人。” “佾舞彰顯的是‘禮’,是中國數千年文化歷史的禮儀核心。其側重內在的教化功能,通過動作、表情、舉止、服裝、道具等,提醒自己要行得正、站得直、走得端,言行都要在一定的規范中。”陳泰旭說,“人們要有交往規則,這個規則就是‘禮’。” 據悉,深職院是廣東首批、深圳唯一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多年來,該校堅持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引導學生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深職院將與福清立達孔學會共建佾舞傳承基地,將佾舞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項目課程加以扶持,將其打造成深職院的文化名片。既是讓瀕臨失傳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也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職業教育的具體舉措之一。 “專業,可能讓你做好事,也可能做壞事。用傳統文化來充實學生的精神,讓學生遵循自然規律,守倫理道德。知可為,知不可為,進入社會,不欺詐、不生產假冒偽劣,做到以誠待人,社會和諧。”鄭永森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7-06-13 ]僑鄉福清民間收藏家捐古物構件助家鄉傳統文化傳承
- [ 2017-04-10 ]福清市城關小學:詩意傳承 感受經典魅力
- [ 2016-09-20 ]緬懷先賢,傳承遺志 ——郵儲銀行福清支行組織黨員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
- [ 2016-08-31 ]福清少年相聚南少林 傳承武術魂
- [ 2017-07-21 ]福清民間收藏家傳承民俗文化 十幾萬件藏品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