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兩違”拆除現場
福州日報訊 (記者 王光慧)行走在福清市逕江河畔,河水清澈見底,河道旁白鷺翩翩起舞,景色美不勝收。結合“兩違”整治,福清逕江流域逐步實現“綠水青山再歸來”。
去年4月以來,福清創新工作機制,通過“堵、疏、引”相結合,實施標本兼治及“三維”督察,建立起“兩違”治理的新模式。今年元旦至9月18日,福清市共拆除違建633宗,拆違面積78.47萬平方米,完成年度拆違任務55萬平方米的142.67%。
“堵疏引”相結合“兩違”整治常態化
記者了解到,福清按照“堵、疏、引”相結合的思路,強化督察巡查力度,以規范建房審批制度引導群眾改變觀念,初步建立起長效化和常態化管理機制。
“福清建立了輿情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及處置機制,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講明講透政策,及時澄清事實,反擊錯誤言論,弘揚正向能量,引導群眾形成理性的建房觀念。”福清市治違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福清市積極完善村民建房、新建住宅審批政策,出臺《城市規劃區內私有危房改造及規劃區外村民建房審批管理辦法》,優化建房審批流程,實行掛牌施工制度。
同時,福清分期分批分類處置歷史違建,2016年以來共處置歷史違建約4072宗。
福清制定了《“兩違”查處規程(試行)》,快速處置新增違建,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違法建墳、非法畜禽養殖場也同步列入整治,實現從‘小治違’到‘大治違’的轉變。”福清市治違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今在福清,個人建房實行掛牌施工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每個村(居委會)都能看到“建房須審批,施工要掛牌,無牌必停工”等標語。

福清上逕鎮拆除逕江旁的“兩違”
創新工作機制實現標本兼治
今年,福清在福州市率先以人大常委會決議的形式,對長效化常態化開展治違工作、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要素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范。
福清市委、市政府每個月定期召開全市“兩違”工作例會,由主要領導擬定當月治違主題,對全市治違工作進行全面小結與動員部署,突出階段性治違工作重點,全市治違人員通過視頻收聽收看。
“在福清,因傳統思想作祟,部分基層黨員干部甚至也參與‘兩違’,不僅侵占了大量土地、影響了城市未來的發展,也大大損害了整個黨員隊伍的形象。”福清紀委工作人員說。
今年4月份開始,福清市治違辦聯合紀委開展日常督察,針對黨員領導干部及其直系親屬組織實施或參與違法占地違法建設,出面說情、唆使、縱容、庇護、放任單位或個人進行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插手干預違法占地違法建設等行為,通過自查、監督檢查、專案督辦等方式,集中開展“兩違”專項整治。
福清市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并將市直部門、各鎮街以及供水供電等相關部門全部納入問責對象,并采取量化統計方式,分條列項明確問責方。
創新“三維”督察模式“兩違”整治無死角
福清還創新“天上巡、地上查、網上管”的督察模式,讓“兩違”無處遁形。
空中管控方面,福清使用無人機不定期對督察盲點、重點項目建設區域及重點區域進行航拍比對,使違建無處遁形。其中,今年初以來航拍40余次,涉及8個鎮街、50余個村莊,累計航拍面積70多平方公里,排查疑似“兩違”圖斑200余個。福清還開展年度“兩違”遙感影像及航拍監測工作,與福州市的遙感監測形成互補,結合國土衛片執法專項整治,實現全市域監控。
地面巡查方面,福清堅持源頭治理,依托網格化機制,建立由相關職能部門、鎮街治違隊伍、村(居委會)干部構成的三級聯動響應機制,并由市領導帶隊,國土、規劃等部門牽頭,每月制定督察計劃,對新增違建處置、掛牌施工情況及群眾舉報案件等開展督察。
網絡督察方面,福清依托福州市“兩違”綜合監管平臺及美麗福清監管平臺,全程管控、自動追責,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杜絕人為干擾,減少工作難度。
近段時間,因個別養殖戶存在僥幸心理,逕江流域出現養殖場零星“回潮”的現象。上逕鎮通過“三維”督察機制,發現洋中、官元、玉嶼、前宅等村的偏僻地點冒出8個養殖場,立即組織聯合執法隊伍,僅用1天時間就拆除了所有養殖場,建筑面積約2800平方米,騰出土地面積約3100平方米,保護了逕江流域的治污成效。
“下一步,福清將聚焦確保新增違建零增長、存量違建處置實現突破兩大課題,群策群力,精準施策,推動‘兩違’治理工作實現新的提升。”福清市治違辦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