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9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王晶 通訊員 鐘芳娜
自2017年福清市漁溪鎮委員會黨校開班以來,在福清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的正確指導下,以“學用相長,助力漁溪”為目標,以“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特色化辦班、體系化教學、實效化學用”為原則,全力推進紅色陣地建設。
如今,漁溪鎮黨委下設基層黨組織32個,其中村(社區)級(總)支部22個,鎮直黨組織7個,“兩新”組織3個,黨員1413個。
陣地建設標準化 教育管理規范化
漁溪鎮黨校積極推進辦學場所標準化建設,逐項落實“有標識、有場所、有設施、有氛圍、有臺賬、有管理”等六個一標準,并建立建新村村級教學點。結合“廉政文化回廊”和“凈心園”,漁溪鎮黨校通過圖文引廉、歷史樹廉、制度督廉、身先倡廉、剪影畫廉、德行促廉等方式,謀劃推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黨校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同時,加大黨校規范化建設投入力度,建立鎮財政投入黨校建設的保障機制,采取財政撥付、黨費統籌等方式,解決黨校辦學經費問題。
圍繞聚焦中央關注點、契合農村黨員興奮點、積極回應社會關注點的“三點”要求,漁溪鎮研商擬定《中共漁溪鎮委員會2018年辦班計劃》,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教學活動,推進教育管理規范化。
黨校開班以來,在做好“重溫入黨誓詞、通報黨務政務、專家教師授課、小組討論交流、頒發培訓證書”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精心謀劃“自選動作”,創新開辦項目黨課、掌上黨課和黨員夜校,扎實推進黨員培訓出實效。同時,還建立完善的教學制度,規范學員登記卡、鑒定表、學習心得等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定期開展教學研討、師資培訓和教學評價。
師資隊伍體系化 學做結合實效化
漁溪鎮黨校依托鎮黨政領導講師團、鄉土人才講師團、百姓講師團等三支教師隊伍,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培訓。同時,還將每月的第二周作為“黨校辦班周”,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辦班計劃推進教學。
授課通過推行領導干部講政策、支部書記講變化、第一書記講實踐、先進模范講經驗、普通黨員講體會的“五講”模式,注重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表率作用,推動全鎮各級黨員干部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當講師”。而且,針對漁溪發展實際和群眾訴求差異,也推行“普通話+福清話”雙語講授模式,用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介,反復講、隨時講,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清楚“上級倡導什么、我們干什么、大家怎么干”,縮短干群距離,融洽黨群關系。
此外,漁溪鎮還堅持每期黨課都安排議程向參訓黨員通報鎮重點項目進展情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加強與黨員的溝通交流,營造“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和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
同時,推行黨員志愿服務“星火燎原”計劃,引導廣大受助者積極成為志愿者。圍繞“清溝掃地擺整齊”、“巡更保平安”、“十九大精神進萬家”、“萬人巡河清障”等中心工作和任務,積極開展“助推式”服務。并鼓勵黨員志愿者亮出“紅色身份”,以“紅色驛站”為平臺,面向社會征集“微心愿”,動員其認領兌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