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潔的地面
東南網4月17日福清站訊(記者 戴亞妹)在福清市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內,每一個角落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既看不到垃圾桶,也看不到一張紙屑、一個煙頭,整潔的環境讓人心情愉悅。這是玉屏街道成功推行“垃圾不落地”的縮影。
據悉,今年3月起,玉屏街道試點實施“垃圾不落地”模式,步行街社區、金墩社區等多個社區積極推進。如今,不少小區居民、商戶參與其中,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成為好習慣。

向商家發放倡議書
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方便又干凈
記者在成龍步行街上看到,一到下午13時這個固定時間點,環衛工人一搖鈴,居民與商戶都會自覺地從家里拿著垃圾往垃圾桶上倒。
“這個措施很好,現在環境好多了。”成龍步行街一名商戶告訴記者,以前沿街放了垃圾桶,一到夏天就會臭氣熏天,蒼蠅又多,現在上門收垃圾并撤走垃圾桶后,居民只要把垃圾倒到環衛車上就行了,很方便也很干凈。
據了解,“定點定時投放垃圾”是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推行“垃圾不落地”的主要方式。針對垃圾收運時間,步行街社區不斷走訪調查,摸清道路、商鋪、居民情況,了解市民的真實需求,從而確定上門收垃圾的時間和方式。
“因為我們是商住區,商鋪較多,所以制定垃圾收運時間主要考慮到商鋪的營業時間,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商鋪晚上9點半會開始關門,飲食店會營業到凌晨一兩點。” 步行街社區書記林雪玲告訴記者,他們多次對收運時間進行調整,最終確定了現在的收運時間:中午從13:00-13:30,晚上21:30-03:00。

志愿者進行宣傳
好習慣早養成 好環境眾人造
然而,雖然看似簡單的回收工作,但是想讓居民改變一直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著實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步行街社區組織網格員、志愿者、巷長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垃圾不落地”,簽署“垃圾不落地”倡議書,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并通過互聯網+,對個別不文明的行為進行曝光等多種方法督促居民遵守;針對屢教不改的行為則進行勸導教育和處罰,對不自覺的居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舉止行為,指導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糾正陋習。
采訪中,居民對環境的變化拍手稱贊。
今年40歲的陳先生居住在該社區已有5年多。作為“垃圾不落地”模式的見證人和實踐者,他告訴記者,以往扔垃圾不需要固定時間,出門的時候把垃圾丟掉就行,但是現在要把垃圾放在家里,等著環衛工人來了才能扔,剛開始他和家人覺得很麻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不斷有社區工作人員來勸導,最重要的是看到社區的環境大大改觀了,就更支持這個新的做法,也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習慣。”陳先生笑著說道。
“以前,社區衛生條件差,角落里都是垃圾。”在此居住的王女士深有感觸地說,“‘垃圾不落地’的推行真的是讓社區‘洗心革面’,徹底改變了大街小巷袋裝垃圾到處亂放、臟亂現象突出的問題。現在環境越來越美,大家的心情也都好多了。”
據了解,如今,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步行街的衛生得到較大的改善,周圍的購物環境好了,也帶動了步行街人流量的增加,此項工作得到了商家、居民的好評和大力支持,讓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成為現實。
“居民的配合度高就是工作細致的表現,垃圾不落地、定時定點投放看似給商家帶來了不便,卻為實體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林雪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