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澤新給嬰兒問診
喜歡便不覺辛苦
在兒科,患兒多,醫生少,加班加點更是常態。此話也道出了兒科醫生的艱辛。而林澤新自1998年到福清市婦幼保健院,便一直從事兒科的診療工作,一干就是20年。
“寶寶最勇敢了,來,讓叔叔看看嗓子。”在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兒科診室中,林澤新一邊哄著患兒,一邊為患兒做檢查。直到中午12點10分,林澤新終于結束了一個上午的門診。 從從早上8點在診室里的椅子上坐下、戴上口罩那一刻開始到中午12點,這4個小時林澤新共接診了51個病人。期間,他不停地哄小孩,或與家長溝通,也沒有喝一杯水,沒上一次洗手間?!斑@已算是‘清閑’的時刻,在門診高峰時,半天最多接診過70個病人。” 林澤新告訴記者。
談及什么原因讓他走上行醫路,林澤新坦言,是因為“喜歡孩子,喜歡做醫生,喜歡做臨床醫生”。
“看到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時,我就開心。而看到孩子不舒服時,又感同身受,總是想能盡可能地緩解孩子的痛苦。”林澤新告訴記者,大學期間他就想著,希望以后能成為一名兒科醫生。
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只有默默的堅守,這便是林澤新最初的夢想。
“其實如果你真的喜歡一份工作,你就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孩子父母那么信任我,把孩子交到我手上,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除了孩子的病痛。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既快樂又欣慰,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人生的價值感也就油然而生?!绷譂尚抡f道。
把患兒當成自己的小孩
把患兒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來對待,是林澤新一貫的工作態度。
兒科是所有醫院最易滋生醫療糾紛的地方,一面是無法準確表述不適的患兒,一面是愛子心切、焦慮緊張的家長。常常還沒說病史,家長們就“連珠炮”式地發問,您能給我們治好嗎?您能保證嗎?
這時,林澤新總會溫和地安慰道:“我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我會百分之百的用心來診治孩子?!?/p>
從事兒科診療工作20年來,林澤新從不因為患兒哭鬧和不配合檢查治療而不耐煩,對患兒和家長總是慢聲細語,不厭其煩地用最通俗的語言和比喻方式解釋病情,讓家長了解孩子得的是什么病,為何會得這個病,病情怎樣,治療方案是什么等。他說,要做一個好醫生,首先要有愛心,要把患兒當成自己的孩子。
“作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職責。而作為一名爸爸,任何一名孩子生病我都能感同身受。”記者在與林澤新的交談中,也總能感受到他對患兒的拳拳之心與細致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