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第二醫院余乃洪
東南網5月31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王正夏
夜幕已至,窗外萬家燈火。“余副院長,患者生命征不穩定,血壓降低,有出血傾向……”值班室一通急促的電話聲打破夜間的寧靜,催得福清市第二醫院副院長余乃洪急忙換上衣服,趕往醫院。一路上,余乃洪一邊根據患者的情況迅速作出判斷,指導值班醫生進行緊急救治,一邊邁著大步往醫院方向奔跑……
其實,余乃洪住的地方與醫院不過10余分鐘的車程,可余乃洪始終心系危重病患,總想能盡快到達醫院,救治患者。他告訴記者:“如果抄小道走去醫院只需7分鐘左右,跑步則更快,只要3分鐘。”所以,每次余乃洪趕到醫院時都是氣喘吁吁。
就這樣,27年來,余乃洪一如當初那個勵志學醫的少年,不忘初心,堅守一線,在從醫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而又堅定。
余乃洪對待工作一絲不茍
身兼多職:時間緊 任務重
病人多,病情急,病情重……作為福清市第二醫院重癥監護室的負責人、急救小組的召集人,余乃洪每天都要面對許多危重病患者。
“患者面色蒼白、全身濕冷,血氧持續降低……”數月前,一位因口服“敵敵畏”導致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老年患者被送往福清市第二醫院進行緊急救治。讓余乃洪印象深刻的是,該患者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深度昏迷,情況十分危急。
搶救工作刻不容緩。在評估完病情后,余乃洪立即組織急救人員對該患者實施救治。“一組負責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進行抽血、化驗;一組負責立即給予經口氣管插管上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進行洗胃;其余一組負責維護靜脈通路,推注阿托品、碘解磷定等解毒藥物。”余乃洪告訴記者,在醫護人員及時有效地救治下,患者生命征逐漸恢復平穩,病情逐漸趨于穩定。
在福清市第二醫院的搶救室內,這樣的情節時常都在上演。據介紹,1998年,余乃洪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和重癥監護室(ICU)進修并雙結業,在福清創建首個重癥監護室,率先應用呼吸機搶救重度農藥中毒。從1998年至2015年期間,余乃洪共成功搶救農藥中毒患者1500余名,使福清市第二醫院農藥中毒搶救水平達到國內先進。
此外,作為心血管內科的主任醫師,余乃洪忙得像是一個陀螺,日復一日地查房、檢查病案、出門診,在醫院的各個角落不停旋轉。“雖然我每周只有2天待在門診,但一年的門診量有8000余個。”余乃洪表示。
余乃洪為患者答疑解惑
身負要職:謀發展 助和諧
除了在急救小組、重癥監護室、心血管內科身負要職外,作為福清市第二醫院的副院長。余乃洪始終認為,一名好的醫護人員,不僅要救病人于危難之中,還要不懈努力,積極推動當地醫院水平的提升。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余乃洪提倡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新格局,讓福清市第二醫院與三甲醫院取得雙向聯系,使好的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以緩解龍高線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
今年2月,福清市第二醫院在余乃洪的牽頭作用下與福州市第一醫院簽訂胸痛中心及腦卒中中心協議,力求為福清的胸痛、腦卒中患者提供更及時、更便捷、更高效的診療服務。
無私奉獻,全身心投入醫療事業。從醫27年來,余乃洪數次被評為福州市“優秀醫生”、“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并獲得百余名患者及家屬贈送的錦旗。
長期工作在基層,扎根于一線,深切感受著基層百姓的生活疾苦,余乃洪總覺得自己還能多做些什么。
近年來,為推動當地社會民生協調發展,極力推動補齊民生短板,余乃洪積極響應公立醫院改革,參與建設美麗大福清的研討,并建議醫保相關政策向農村傾斜。余乃洪告訴記者,在往后的工作中,他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凝聚醫院發展正能量,形成全社會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實現健康大福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