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樂會現場。
18日,福清市文化藝術中心劇場迎來一場高雅的藝術盛宴——“國樂芳華”古琴音樂會,著名古琴藝術家楊青領銜,一批中青年優秀古琴演奏藝術家先后登臺獻技,令市民如癡如醉。
據了解,本次音樂會由福清市委宣傳部、龍人古琴研究院、福建省古琴協會主辦,福清市文體局、福清市教育局、福建龍人古樂團承辦,旨在進一步挖掘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古琴文化,傳承古琴藝術,讓古琴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音樂會在盛大的佾舞古樂中拉開帷幕。隨后,張俊波、林佳、張錦冰、鄭伊、王西倩、程鴻媛、劉淑清、楊青、梁雅等古國樂演奏家、演唱家相繼登臺,一展國樂芳華,先后表演了古琴獨奏或合奏《流水》《平沙落雁》《碧澗流泉》《大學》《廣陵散》《欸乃》,琴簫合奏《漁樵問答》,古琴與朗誦《桃源春曉》,琴歌《陽關三疊》《出其東門》。
演奏家彈奏的古琴曲時而雄渾剛勁,時而舒展動人,剛勁中包含著無比柔韌的感情,給人以蕩氣回腸之感。演奏會在楊青、張俊波表演的琴阮合奏《梅花三弄》中落幕,兩人熔高超的技巧與熾烈的情感為一爐,感染力十足。
18日下午,作為現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青還為130多名古琴愛好者作《左琴右書——國人的生活方式》主題講座。
“古琴,亦稱瑤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瑰寶,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睏钋鄰亩Y樂說起,繼而講述了古琴的歷史、地位及傳承情況,將千百年來蘊藏在文人雅士手中的古琴的文化底蘊一一道出。他說:“君子之座,必左琴右書。琴乃君子四事之首,中國文人的傳統生活必與琴相伴?!?/p>
楊青認為,音樂構成了古代中國人的完整的生活方式,古琴是理解中國文化很重要的載體。他表示,古琴不僅是一件樂器,它植根于社會現實生活,始終代表了中國文人怡情養性、寄情抒懷的生活追求,體現了對國泰民安和完善自我人格修養的理想追求,以及蘊含著人際往來、“君子之道”等的中國人文精神。
講座中,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古琴藝術的魅力,楊青邊講邊吟、邊彈邊唱,以聲代韻、以韻傳情,琴聲絲絲入扣,余音繚繞,清如濺玉,顫若龍吟,古琴韻律之優美、意境之深遠表達得一覽無余,使在場聽眾受到了一次傳統藝術的洗禮。
古琴愛好者林曼曼在接受采訪時說,在福清欣賞到如此“高大上”的古琴盛會,機會十分難得。
“古琴作為中國音樂之代表,其所蘊含的哲學、情懷與態度,對當下教育的借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备G迨泄徘賲f會負責人表示,此次音樂會是福清市首次上演的古琴專場音樂會,對促進福清市古琴藝術及音樂事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楊青在講座中現場彈奏。
?
講座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