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娟在查看患者情況。(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東南網1月4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袁琳敬
“這個藥你回去按照背面寫的用量和方法,一天三次按時服用,吃完記得來復查。”記者在福清市第三醫院婦科門診室見到王燕娟的時候,她正溫柔而又耐心的給一位患者解釋藥的用法。
自1993年畢業后進入醫療行業以來,病人的安危成了王燕娟心中永恒的牽掛,她憑著精湛的醫術和對病人用心負責的態度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贊譽。耐心、細致、熱心、微笑是她常用的治病“良藥”。
婦產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尤其是產科,夜間急診多,重癥多。多少個不眠之夜,當別人已經進入甜蜜的夢鄉,她們卻在手術室無影燈下緊張地忙碌著。據王燕娟回憶,她曾在一天內連續做過七臺手術,期間基本沒出過手術室的門,更別提吃飯和上廁所了。即使門診坐診,一天也差不多要接診六七十例患者,忙碌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這些對于王燕娟和所有婦產科醫護人員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讓她們最為膽戰心驚的還是那些急診病人。
曾有一位20多歲患有“異位妊娠”(宮外孕)的患者讓王燕娟印象頗為深刻。當時送到福清市第三醫院時該患者臉色煞白,表情麻木,伴有嚴重腹痛嘔吐,已經出現了休克的跡象。王燕娟憑著多年臨床經驗判斷病人是異位妊娠,當即給她進行血壓檢測等各項檢查,患者失血已達3000cc,各項診斷結果表明確實是宮外孕無疑,即刻進行了手術,最終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王燕娟在查看新生兒。(福清市第三醫院 供圖)
現代人生活不規律,導致內分泌失調,各類婦科炎癥也接踵而來。
“近幾年來院就診的宮外孕患者較多,主要是由婦科炎癥、輸卵管手術、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等導致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大出血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王燕娟說。
還有一例新生兒患者,產檢時未發現任何異常,出生時各項評分也都很高。出生還不到一個小時,突然出現心臟呼吸驟停癥狀。當時恰逢王燕娟醫生交接班,接到電話后她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沖進了手術室,經過一系列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終于將患兒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隨即送往福州市其他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類似這種事例還有很多,每一次驚心動魄的搶救對她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和磨練,但是當看到病人脫離危險的那一刻,她心底里又充滿了欣慰和驕傲。身為醫者能讓病患在痛苦的時候有所寄托,在沒有燈火的黑暗里看見希望,這也是對醫者最大的慰藉。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對于王燕娟來說,看著患者病情好轉,胎兒平安降生,就是她最開心的事情。從醫25年,王燕娟始終堅持婦產科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執著于專業技能的鉆研和探索,用愛心與責任書寫著看似平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