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上逕鎮鎮村干部一行沿著村道親情路查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通訊員 戴雪敏 供圖)
東南網1月9日福清站訊(記者 袁琳敬 通訊員 戴雪敏)為貫徹福清市委副書記王建生、市人大常委會副調研員林傳金于2018年12月28日在北壩現場調研指示精神,近日,福清市上逕鎮鎮長翁昭康同副鎮長吳玉平,會同國土、村建、農口、水利、財政所等部門負責人、洋中片片員、洋中村兩委干部、熱心鄉賢以及福州市規劃設計院技術團隊前往北壩自然村現場推進北壩溪整治、舊村拆舊拓新等鄉村振興工作。
福清市上逕鎮村干部一行先是察看親情路兩側“清溝掃地擺整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詳細了解了北壩溪整治情況,接著到壩頭園聽取村黨支部書記黃后全匯報北壩自然村項目用地以及產業發展情況,并視察了北壩自然村南面約30畝連片荒廢、破舊的房屋,最后一行人返回北壩祠堂召開座談會,上逕鎮村干部、福州市規劃設計院技術團隊和30多名村民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北壩村鄉村振興大計。
在北壩祠堂召開座談會(通訊員 戴雪敏 供圖)
座談會上,翁昭康與鄉賢和群眾代表一起,分析北壩自然村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優勢與不足。他強調,當前北壩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約30畝的連片舊村尚未改造,導致土地利用低效、建設用地緊張,極大地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同時肯定了北壩自然村有熱心助力的鄉賢和積極參與的群眾、有可作文章的青山綠水、有底蘊深厚的盧氏宗祠、有比學趕超的兩委班子、更有市鎮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有利條件,要求北壩村要搶抓機遇,開拓思路,積極謀劃,攻堅克難,做鄉村振興的先行者,打造鄉村振興“上逕模式”的新樣本。
針對以上內容,他提出五條建議,首先是要堅定攻堅克難的信心,咬定目標不放松,堅定信心不動搖;其次要根據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總要求,通過專業的眼光提出可行性意見,謀劃鄉村發展藍圖;再次是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形成以項目帶動全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此外要遵循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的原則,形成以重點突破帶動全村提升的“先行效應”;最后要落實組織保障、資金保障、政策保障和人員保障,提供堅強有力的后盾和保障。
香港籍鄉賢盧明月從過去、現在、將來三個維度,歷數“鄉村振興”戰略后家鄉的巨變,并提出注冊成立物業公司、建設農村幸福院、老人活動中心、農民公寓、發展農家樂等未來北壩自然村的發展思路建議。圍繞座談內容,吳玉平、黃后全就村民代表提出的舊村拆舊拓新拆遷安置、補償認定等問題也一一作了解答。
為了有序、順利推進工作落實,座談會上還提出制作倡議書、生成項目清單、列出資金使用計劃、探討舊村改造模式、做好拆舊拓新基礎性工作、加快編制整體規劃等六項總結性要求。
上逕鎮村干部一行察看北壩溪整治情況。(通訊員 戴雪敏 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