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漁溪鎮中心衛生院推行“醫聯體”建設
義診現場醫生為患者做檢查。(福清市漁溪鎮中心衛生院 供圖)
雙向轉診、按需選派 既“輸血”又“造血”
與市級醫院相比,鄉鎮醫院存在系統性不足,包括資金、設備、醫療技術、管理運營、品牌等等方面。很多老百姓患了感冒、頭疼等常見病,也習慣去大醫院就診,認為只有大醫院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病人對鄉鎮醫院不信任,導致患者逐層地往上轉,轉到大醫院,人滿為患。而下級醫院,空床多,病人少。
自醫聯體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福清市醫院精心選出了多名科室骨干、每月定期在漁溪鎮中心衛生院進行坐診、手術和培訓等相關幫扶工作。當基層有了市級醫院專科主任為患者診療,老百姓對鄉鎮醫院信任度增強,多會選擇留在在當地治療。這樣不僅分流患者充實基層醫院,在診療服務方面提供了極大便利,也能夠不斷提升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
“上午原定是兩臺疝氣手術,結果早上又臨時送來一位情況比較急的疝氣患者,就安排三臺手術一起做了。”福清市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嚴凌群告訴記者。
當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整整4個多小時,嚴凌群和福清市漁溪鎮中心衛生院參與手術的醫務人員一直奮戰在手術室里,三臺連軸轉、飯都顧不上吃。下午還要抽出半天時間在門診坐診,辛苦程度不亞于在市醫院。
據了解,福清市醫院每周都會安排醫生到漁溪鎮中心衛生院進行坐診、帶教、手術、培訓等工作,為本地患者提供全天候診療服務;為真正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福清市醫院還開設雙向轉診程序,將進入恢復期的患者轉回漁溪鎮中心衛生院,并跟蹤回訪患者,以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逐步實現分級醫療、有序就醫。
“雙向轉診對于患者而言十分有利,因為開辟了這個‘綠色通道’,不僅縮短了患者到福清市醫院進行救治的時間,而且不用擔心床位問題,基本上每個從我院轉診上去的病人市醫院都會優先安排床位、方便患者和家屬。”俞龍強說。
|
-
責任編輯:陳瑜輝
標簽:福清 漁溪 醫院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