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儀式現場(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東南網8月12日福清站訊(記者 黎臻懋 通訊員 融公)福清警方歷經數月的奮力攻堅,成功破獲一起以養生保健名義實施的詐騙案。經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被判處2至3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8月12日,福清警方對外通報了這起以“養生保健”名義實施詐騙案件的偵破情況,并將追回的22.75萬元贓款全部返還15名受騙人。
2017年6月,福清市玉屏街道梁女士到福清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報案,稱被一家冒用“北京同仁”招牌經營的養生館,以理療、辦理VIP、充值贈送抵用券等名義騙取錢款8萬余元。之后,警方又陸續接到十余名受害人對該“養生店”的詐騙報案,被騙總金額達20多萬元。
接到報案后,福清市公安局經偵大隊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案組,全力對案件展開偵查取證工作。經專案民警慎密調查,最終查清相關案情。
原來,自2016年11月起,犯罪嫌疑人蘆某、黃某容等6人糾合謀劃,將位于福清繁華商業街共同經營的御康足浴店,以冒用“北京同仁養生館”的名義,先后多次騙取眾多老年顧客錢款。他們通過發放宣傳單、當街招攬、免費體驗足浴等方式向老年人顧客推銷養生理療項目,謊稱該店理療項目可以治療、緩解多種疾病。誘騙顧客預先充值錢款成為會員購買理療服務享受“優惠”,并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夸大療效、不斷推介新項目“設局”誘騙顧客繼續充值購買養生理療項目,。2017年5月中下旬,為銷毀相關證據,嫌疑人以回報客戶送積分為由,將被害人手中存有充值金額數據的憑證收回,并最終攜款逃之夭夭。
福清公安經偵大隊在徹底查清該犯罪團伙自上而下的層級機構和實施詐騙全過程后,對該詐騙團伙涉案嫌疑人予以布控并成功鎖定。隨后,專案民警組成抓捕分隊,輾轉全國多地最終將蘆某、徐某玲等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至此,這個以“養生保健”為誘餌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被福清警方徹底端掉。
2019年4月,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做出終審判決,犯罪嫌疑人王某香、黃某容等6名被告人分別被處2至3年有期徒刑,并處三萬五千元至四萬罰金。
福清警方友情提醒:
“永遠”的養生騙局總是“以包治百病的名義”,一不小心,就有一款命中你。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群眾,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要切記加強自身防范意識,克服貪欲心理,打消“花小錢賺大錢”的念頭,有病要到正規醫院去看,不要輕信所謂的包治百病的“保健”、“神藥”等。
辦理發還手續(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養生、保健詐騙陷阱警示:
陷阱一 混淆保健食品與藥品概念
某些經營者利用老年人對保健品、保健食品和藥品概念不清、存在理解誤區的弱點,暗示保健器材、保健食品具有治療效果,甚至捏造出各種功效。有些保健品、保健食品廣告則含有絕對化用語和不實承諾,聲稱“包治百病”、“比藥品還有效”,使用“根治”、“藥到病除”等字眼,或以“無效退款”、“無毒副作用”等虛假承諾誘騙消費者。但事實上,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并不具有治療功效。
陷阱二 虛構“權威證明”騙取信任
某些商家以假冒品牌、發布非法保健品廣告,假借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學術機構或行業組織的名義和形象,為其保健品的功效作背書,還有保健品廣告含有無法證實的所謂“科學或研究發現”、“實驗或數據證明”等措辭,從而誘導老年人對相關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
陷阱三 假借送贈品或免費試用等方式攬客
有些商家就通過 “免費試用”、 “贈藥”、“發放禮品”、“抽獎”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各種促銷活動。促銷現場往往氣氛熱烈,并請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甚至雇人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給老年人造成不買就沒有了、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使老年人不知不覺中被“洗腦”,進而花錢購買大量產品。
陷阱四 組織免費講座或免費旅游兜售產品
有些商家名義上是開展免費健康講座、免費旅游活動,實際則是為了兜售保健品。邀請所謂“專家”、“教授”、“醫生”現場談養生,有些老年人因為盲信“專家”的話而買入保健食品或保健器械,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另有老人在參加義診咨詢、免費體檢后,偏聽偏信“醫生”建議,把治病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保健品上,甚至拒不遵循正規醫院醫囑,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發還的支票(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受害人給民警送錦旗。(東南網福清站記者 黎臻懋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