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2村被評為2019年省級鄉村旅游村
2019-12-13 18:51:01? ?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陳瑜輝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2月13日福清站訊(記者 黎臻懋 陳君君)近日,2019年福建省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旅游村(特色村)評定結束,共有20家單位通過評定驗收。其中,福清市東張鎮少林村、沙埔鎮赤礁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村。 “依山”——東張鎮少林村 ![]() 少林村地處福清市西部,也是福清市南少林寺所在地,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有著樸素山村的秀靈寂靜,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優質的林業、農業產品,包括林地6000畝;天然野生紅菇1000畝;天然“柯籽”2000畝;枇杷、筍、柿子、橄欖1000畝。曾被評為“福清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枇杷)標準化生產基地”。 ![]() 2018年,專門委托編制了《福清市東張鎮少林村整治提升規劃設計》,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分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等多個方面,按照“五好”“四美”標準,圍繞五項重點任務,綜合考量,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少林村在自然、人文、旅游休閑、村莊建設等方面皆有明顯發展。 借助地理環境優勢,開發改造出“少林澗溪”“少林古橋”“少林瀑布群”等“少林十二景”;改造舊民居,極大地保留了建筑的原有特色;改造廢棄舊小學為集生態農業、水果、餐飲、賓館、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垂釣為一體的生態園,內部樹茂竹秀、曲徑迂回…… ![]() 福清南少林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包含佛學、禪醫、武術、禪茶等。南少林文化旅游園區的開發建設是福清市推進旅游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計劃建成集南少林寺遺址、朝拜區、國際禪修中心等功能區為一體的綜合文化旅游園區。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總規劃415畝,印尼華僑何文金線上無償捐贈一個億進行首期開發。現已投入9000多萬元,一期征地215畝,已建成觀音殿、大雄寶殿、多功能廳、武校等。 ![]() 此外,少林村積極響應福清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組織村兩委主干及黨員開展鄉村整治宣傳工作,著力在清理河溝、衛生保潔、景觀提升、基礎設施提升等方面開展鄉村整治工作。 東張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張鎮迎來了旅游產業發展的契機,南少林景點知名度的提高,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將南少林的佛教文化與東張鎮的青山綠水相交融,為推進福清市文化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提供新動能。 “傍海”——沙埔鎮赤礁村 沿著寬敞的水泥路,走進住宅小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道、整齊劃一的建筑群,綠樹掩映下的別墅一幢接一幢。全村已鋪設9條總長4500米的水泥路,安裝了100多盞路燈,修建了2座衛生公廁,建造了500平方米高雅并富有僑鄉特色的村莊風景公園……這是福清市沙埔鎮赤礁村的一個畫面。 ![]() 赤礁村位于福清市沙埔鎮西南端,瀕臨興化灣,與江陰半島隔海相望,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交通四通八達。全村轄五個自然村,山清水美、幽境迷人,堪稱”世外桃源”。 赤礁村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還是福清新農村建設的典范。在村兩委帶領下,村民承包紫菜地、海帶養殖場、花蛤育苗場,從事海產品養殖及加工特色產業,人均純收入達萬元以上。村內有多家水產養殖及加工企業,年總產值千萬元。契合“鄉村游”熱潮,開發濱海旅游,建設有集飲食、垂釣、住宿、觀光等多元化的旅游休閑山莊。 此外,村委還積極響應福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域綜合治水戰略目標,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建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并對村周池塘進行清污處理,從而提升村民用水環境及用水安全。目前,該村共斥資150余萬元建設污水項目,建設污水管道共4000余米,并建設一處30噸微動力一體化處理設施,管網相通,從而真正實現對生活污水的高效處理,提升村民們的用水環境。 ![]() 赤礁鄉賢從事于各行各業,不乏出色者。他們同樣積極支持家鄉建設,熱心公益事業,福澤鄉里百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赤礁村擁有較為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如農貿市場、小學和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衛生所、籃球場、便民服務中心等,個體村民提供便利,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赤礁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十佳重點示范村”“福建省生態村”“福建省衛生村”“福建省信息化示范村”“福清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福清市平安村居”“福建省文化村”等。 一幅“產、村、人”相融、“居、業、游”并進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
相關閱讀:
- [11-23] 福清市三山鎮魏莊村打造園林式休閑旅游村
- [12-14] 福清東坪村大斜自然村:變廢為寶打造輪胎文化旅游村
- [12-12] 福清城頭鎮西池村因地制宜打造美麗鄉村
- [12-10] 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候選名單公布高山鎮前王村榜上有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