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富了村子美了鏡洋鎮鋪就小康路上新畫卷
www.bjjht.com 2020-07-17 08:14:20? ?來源:福清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福清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謝雄 通訊員 劉鑫)鏡洋鎮波蘭村曾是貧困的革命老區村,如今卻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工業村。全村落地企業10多家,700多個村民在家門口上班,另有100多戶村民出租房屋,每年帶來約100萬元的租金收入。全村工農業總產值近8.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 波蘭村的發展只是鏡洋鎮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全力打造美麗鏡洋、生態鏡洋、幸福鏡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綠富美”成為鏡洋小康路上的生動畫卷。 綠色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 走進鏡洋的綠豐農業基地,一座座排列整齊的現代化設施大棚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 “我們基地占地4000多畝,采用數控溫室大棚,專業種植國內外名特優新品種辣椒、番茄及葉菜。”綠豐農業董事長、福清市蔬果種植與流通行業協會創始人林必玲說,通過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種植模式,綠豐農業去年共帶動周邊鎮村1200多家農戶調整種植結構1萬多斤,戶均增收1.2萬元。 鏡洋鎮圍繞綠色發展,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現代農業不斷提檔升級。2019年,鏡洋鎮引進綠生園農業、方圓生態農業、萬菇生物科技等綠色產業項目3個,總投資2.15億元。新引進博云融智、點圓勞務、廣輝建設等新業態企業13個,總注冊資金達9.39億元。另外,流轉土地6993畝,2191戶農戶因此增收致富。 生態治理水清岸綠空氣新 如今,鏡洋村村民每到傍晚總愛到家門口的溪濱生態濕地公園走一走,吹吹風,散散步,欣賞河邊美景。“你看現在的河水多清,可幾年前這里還是個臭水溝呢!”村民告訴記者。 太城溪是流經鏡洋鎮的主要河流,早期的太城溪鏡洋段受到嚴重污染,水質又黑又臭。近年來,鏡洋鎮以轄區太城溪和陶江為治理目標開展全域綜合治水,籌措1900萬元資金對全鎮主要河道進行修復治理,總長度達8.6公里。作為綜合治水的關鍵工程,該鎮投入1100萬元開展1-3期排污總管修復建設。去年,排污總管建設一期工程已完成,新建國道東側排污總管10公里,西側排污總管3公里,打通了鎮域排污“大動脈”。 在此基礎上,鏡洋鎮投入300多萬元,在太城溪沿岸建設集行洪、凈水、景觀于一體的溪濱生態濕地公園。沿線長約1.6公里的濕地公園已完工。鏡洋鎮還開展“一村一池塘”建設,在全鎮各村建設108口生態治污池塘,并對池塘沿岸實施綠化美化,各村的池塘成為“生態池”“景觀池”,既能通過生態消納的方式解決村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又為村民提供休閑好場所。 2019年,鏡洋鎮獲評全省鄉鎮規范化河長辦試點,1人入圍全省“十佳最美基層河長”。如今,鏡洋鎮流域的太城溪、陶江清澈見底,沿岸岸綠景美,太城溪陶江水質保持穩定,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漫步鏡洋,滿眼皆綠,空氣清新。去年,鏡洋鎮植樹造林3678畝,“村植千樹”行動完成造林100畝,鏡洋村、東風村入圍2019年度省級“森林村莊”。現在,鏡洋鎮擁有林地8.5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如同一顆綠寶石鑲嵌在國道福廈線上。 民生工程鋪就小康幸福路 近日,在外的鏡洋鎮下施村村民回到老家,驚喜地發現村里新安裝上了路燈,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修建了幸福院。不禁贊嘆道,家鄉變得越來越好了,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幸福。 去年,鏡洋鎮投入780萬元,實施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改建公廁、保障飲水安全、配套便民設施等民生工程項目建設15個。鏡洋中心小學新建項目有序推進,鏡洋鎮衛生院醫技樓已建成使用。全鎮改建村道6條,甘東線完成白改黑并實現亮燈,獲評福州市“四號農村路”示范鄉鎮。新改建1座村級籃球場,建成3套體育健身路徑。 過去一年,鏡洋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10129人,共發放養老金7908605.92元,發放失地農民養老金3303050元。為全鎮570名80歲以上老人發放補貼70萬元。全鎮納入農村低保119戶、五保對象35戶,全年共發放農村低保1287432元,特困人員供養金473112元,其他困難補助、慰問金3萬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05-20] 鏡洋鎮落實“一企一議”工作主動靠前服務企業
- [04-24] 鏡洋鎮慈善團體慰問18戶貧困家庭
- [06-12] 福清鏡洋鎮老體協太極拳展示暨太極隊成立大會舉行
- [05-28] 福清鏡洋鎮舉辦手工剪紙活動 豐富女性業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