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清縣委舊址修繕改造項目快速推進
2020-11-19 14:13:52?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11月19日訊(記者 林明 何云華)11月17日,中共福清縣委誕生地(陽下街道漈頭村陳氏支祠)和漈頭革命歷史紀念館前,機器和人手共同作業,拆除紀念館和村民舊居。與此同時,舊瓦片和舊橫梁的“搶救”工作同步開展,確保每一份舊材料將來都用到“刀刃”上。 “老區人民真給力!我們9天就完成房屋征遷工作百分百簽約,這背后是老區人民特有的光榮革命傳統,是無私奉獻的不變初心。”參與征遷的陽下街道黨工委組織干事鄭惠冰說,11月1日,工作組進村開展征遷動員,僅用9天時間就完成總簽約23戶,建筑面積達2500平方米,刷新了征遷新速度,有力保障了舊址改造提升項目順利推進。目前,舊址附近的老舊民房和紀念館在同步拆除,拆除結束后,福清城投公司將正式入駐,開展改造工作。 據了解,漈頭村的紅色基因起于土地革命時期,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先后有陳炳奎、余長鉞等10位熱血男兒為革命事業慷慨赴死。由于漈頭村的群眾基礎比較好,1934年1月,中共福清縣委在陳氏支祠成立。 在征遷工作中,漈頭村村支書馮以青不僅第一個在協議上簽字,還帶動了4個兄弟迅速完成簽約。同時帶領支部成員敲門入戶做工作,為基層黨員樹立了形象;房屋面積最大的業主馮興章也主動在首日簽約,為征遷工作開了個好頭;準備修繕舊宅的陳俊生,本來都備齊了裝修材料,在接到通知后,也毫不猶豫地簽約……正是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讓征遷工作快速推進,也彰顯了該村紅色資源在新時代所煥發出的新的生命力。 由于漈頭村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鄭惠冰、俞海虹作為工作組中的女同志,充分發揮女性親和力強的優勢,連續數日沉到一線講政策,對接需求,普通話、福清話、手寫、肢體語言一同用上,想方設法讓老人家清楚明白每一處細節和要點,加快了征遷工作的進度。 主責干部不僅爭當促推工作的“領頭羊”,充分發揮“5+2”“白加黑”的戰斗精神,更以真摯的感情和充分的耐心面向群眾做好答疑釋惑工作,對征遷安置的政策事無巨細一律公布到位,對政策疑問不厭其煩一律解釋到位……快速簽約的背后是參與人員的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的努力成果,更是以人為本帶著“溫度”征遷的必然結果。 中共福清縣委舊址修繕改造項目被列為市委市政府近期部署的重點工作之一,將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改造后的縣委舊址不僅原汁原味保留陳氏支祠、陳氏宗祠、漈陽書院的風貌,還增加了公園、墻體彩繪、雕塑、讀書臺特色項目,加上周圍即將修繕的古民居穿梭其中,這里將打造成全市黨史學習教育陣地、黨性鍛煉實踐陣地、紅色文化傳播陣地和黨建成果展示陣地。此外,我市還將充分挖掘周邊古民居的商業價值,讓老區村借著項目改造的“東風”,走得更好更遠。 |
相關閱讀:
- [11-19] 福清市穩步推進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工作
- [11-18] 福清市躍居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20位
- [11-18] 福清市總工會:系列活動助力青年交友
- [11-18] 省傳播學會年會在福清市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