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修古厝留鄉愁 鄉村游助振興
2020-12-01 14:55:24?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在外闖蕩20多年,福清市江鏡鎮南宵村下河洋自然村村民高金輝回鄉了。他既非養老,也不是創業,而是積極加入了村里的歷史文化保護“大軍”,帶頭修古厝、搞旅游。 上周末,下河洋自然村游人如織??v使村內有多座名人故居、展覽館、歷史紀念館,游客還是免不了要在一幢名叫“樂古齋”的二層木質小樓前駐足。小樓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院中草木蔥蘢、流水潺潺,青磚片、木門窗、大石缸、柴犬吠……一股世外桃源的氣息撲面而來。 小院的主人正是高金輝。望著自己一手翻新的家,高金輝臉上透著自豪?!斑@是我爺爺留下的房子,我外出經商,20多年沒在這里住了。今年響應村里發展鄉村游的號召,我花了100多萬元把房子重新修起來,想打造一個微型歷史文化展覽館,給村里多添一景?!备呓疠x說。 “你別小看腳下的地磚,每一塊都有上百年歷史,屋前的這對門鼓石是清朝榜眼家的,還有院子里放的是古代武狀元的舉重石……這些都是我這么多年四處收來的?!痹诟呓疠x的介紹下,記者方才注意到這小小的院落處處“藏寶”,粗粗算下來竟已有幾十種“老物件”。 高金輝對歷史文化的鐘情離不開下河洋村百年來“尚學”風氣的沿襲。該村先后走出了200多名大學生,以及一批院士、教授、研究員,還涌現出名醫世家、教師世家和科技世家,留下了一大批古建筑和史料。 “受益于家鄉的文化熏陶,這些年我在外也從事文化相關產業,這才有機會收羅到這么多文物。能在村里建一座展覽館,既讓我的‘寶貝’有展示的機會,又寄托了我對家鄉的感激之情。”高金輝說。 令高金輝欣喜的是,下河洋村瞄準鄉村游落實了一系列舉措,短時間內就讓村里的人氣越來越旺,連帶著自家小院也成了網紅打卡點。 “今年夏天,村里成立了全省首個以古民居入股的農村合作社。所有擁有古厝繼承權的村民都是社員,每人股份以擁有繼承權的古厝面積計算,我占了2.82%的股份。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通過發展旅游實現古厝盈利,盈利資金既可以用于古厝維修,也可以分配給持股人。”高金輝由衷感嘆,這種做法既新穎又能激發村民熱情,讓他對小小的“樂古齋”有了更多期待! 記者了解到,自合作社運營以來,短時間內已建立起革命斗爭史紀念館、高由禧紀念館、海絲與福清展覽館、夜校銅雕展覽館、古代鄉村生活石器館等,讓古厝資源串連成片,形成合力。高金輝的“樂古齋”緊鄰著這些紀念館,已享受到鄉村游開發的第一波紅利。 “奮斗了一輩子能再回到家鄉做點事,感覺真好!”高金輝笑著說。 |
相關閱讀:
- [10-16] 人民日報關注福州古厝:千年閩都 躍然眼前
- [09-08] 福清江鏡鎮南城村:連綿古厝藏著部英雄家譜
- [09-04] 傳承鄉愁記憶 重現古厝風采梧崗村鄉賢出資出力出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 [08-12] 福清岸兜村有個家族古厝保護理事會修繕祖廳 兒孫事不推給政府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