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服務供給同頻高效 融合發展全域共享
| 2021-01-29 15:59:53??來源:東南網福清頻道 責任編輯:陳瑜輝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月29日福清站報道 記者 林靜怡 通訊員 融文體旅 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優選模式。 “十三五”期間,福清文化旅游廣播電視事業持續發展,基本完成了各項主要目標任務,取得了實質性成效。福清成功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福清市文體局獲評全國“2013-2016年度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福清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獲評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福清市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福清市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等殊榮。 回眸“十三五”,一張文體旅融合大發展的答卷在融城大地上奮力書寫。 這五年是抓載體惠民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扎實推進的五年。
福清市體育館(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陣地建設有力度。新建的福清市圖書館總建筑面積12256 平方米,總藏書量173.2萬冊,于2016年底全面開放;福清市美術館建筑面積約1300平方米,擁有3.6米高的標準展線220米,于2017年5月對外開放;用地面積約120畝、總投資約1.6億元的福清市僑鄉博物館,二裝及陳列布展工程進入招投標階段,征集各類文物(實物)1800多件、圖文資料1300份。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鍛強公共文化服務和體育健身服務兩大平臺,培育福清市文化館、體育館、高山鎮前王村、新厝鎮硋灶村、龍田鎮樹下村、陽下街道溪頭村等一批基層服務特色示范點。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后續工作,完善提升24個鎮(街)綜合文化站和39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用心打造200個高級版(3.0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推進“農家書屋”工程,每年重點對50家能充分發揮作用的“農家書屋”進行提升;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立福清市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24個鎮街綜合文化站和491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構建“城區15分鐘、農村3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文化供給有廣度。開展以“文化惠民樂萬家”為主題的“主題文藝下鄉巡演”“優秀戲劇展演”“高雅藝術走進大眾”三大系列演出活動347場,進一步提升城市居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養。舉辦“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和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等公益文化活動300多場,承辦“水墨融情海絲夢”全國首屆中國畫作品展、“格物致知”全國中青年藝術家繪畫作品邀請展、“三象合一”石齊藝術展、“丹青抒鄉情”旅美畫家俞山畫展、“天山水·閩江情”融籍畫家林峰畫展、“滿園春色”福清思明詔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書法作品展等活動42場,為藝術家和廣大市民構建了文化交流和展示的新平臺。
“格物致知”全國中青年藝術家繪畫作品邀請展(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精品打造有亮度。注重深挖本土文化資源,出版編印《福唐傳奇》《絢爛韶華》等一批本土文化讀物。注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組織紀念撤縣建市30周年“謳歌30年”主題歌曲征集和創作活動,推出福清方言《團結一心戰疫魔》、道德模范小戲《身邊的好人唱不完》《老福清的故事》等,福清原創歌曲《僑鄉兒女》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拍攝《漫步三福之城》(五集)在央視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播出。僑鄉合唱團參加福建省首屆城市合唱節獲青年混聲組金獎第一,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合唱節獲成人混聲組金獎;融聲合唱團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合唱節和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分獲老年混聲組金獎和老年混聲組A級合唱團(金獎)。街舞《守衛者》獲第七屆福建省原創少兒舞蹈大賽暨“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福建決賽榮獲創作金獎、表演金獎,福清市文化館選送的6件作品分獲福州市非遺短視頻大賽二、三等和優秀獎,2件作品分獲省“非遺過大年”省非遺短視頻大賽優秀獎和網絡最受歡迎獎。《鳥仔》《一拂先生》分獲福州市第二屆茉莉花文藝獎舞蹈類和喜劇類二等獎,書法作品《商山春早》獲福州市第四屆茉莉花文藝獎二等獎。《大師隱元》《清風頌》分別獲福州市第24屆戲劇會演劇本征文二等獎、三等獎,參加福州市首屆“金源杯”中青年閩劇演員比賽獲得金獎3個、銀獎3個、銅獎1個。 參加2019CUA中聯藝術福建第八屆國際舞蹈公開賽,獲第一名25人次、第二名34人次、第三名37人次、第四名16人次;參加2019福州市少兒歌手大賽獲1金3銀5銅。 這五年是抓保護重利用,文化遺產弘揚傳承持續加強的五年。 ![]() 東關寨(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文物保護利用實現新突破。每年根據需要安排年度修繕主題,分類推進文物修繕工作。先后維護修繕東關寨、鰲江寶塔、躡云橋、紫云寶塔、東山大昭橋、東漈寺、顯濟廟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彌勒造像的本體及其保護范圍和建控地帶的定線落圖,以及瑞巖山的摩崖題刻拓片工作。配合推進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實施黃閣重綸牌坊的保護支護工程和監測,并對宋井實施鐵皮鋼管單體覆蓋保護。組織專家梳理論證具備升級條件的文物古跡,遴選公布第四、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并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地域特色的古民居,登記為文物保護點。
黃閣重綸牌坊(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非遺展示館(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非遺傳承發展形成新氣象。舉辦每年一屆民間民俗文化節,充分挖掘展現福清市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推進“非遺”項目提檔升級,頒布五批福清市本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8項,入列省級4項、福州市級12項。南少林宗鶴拳和佾舞入選福建省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擬推薦名單,閩劇、佾舞、宗鶴拳、福清詞明線戲入列福州市非遺項目傳承示范基地。推動非遺進基層系列活動,開展非遺圖片進鄉村17場、進校園5場、進古厝3場,詞明線戲進古厝展演2場,讓“非遺”更好地走近百姓。改造提升福清非遺展示館,推動4個鄉村非遺傳習所建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
宗鶴拳非遺傳習所(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這五年是抓基礎促融合,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五年。 著力夯實基礎工作。做好《福清市關于加快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的宣傳推廣、政策落實工作,繼續加強文化產業摸底和統計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重點文化企業庫和文化產業項目庫,并對重點項目啟動了前期規劃。
永鴻動物園(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跟蹤推進重點項目。永鴻文化城一期項目A區溫泉大酒店、動漫城、影劇院等的內裝修、設備安裝工程、景觀綠化建設已完成,二期主題文化游樂園“水世界游樂城”已開業,三期“永鴻動物園”馬戲表演場已試營業。助推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配合完成利橋歷史文化調查、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風貌建筑設計等報告,正在開展配套建設、河道整治、文化挖掘、招商運營等工作。積極推進黃檗文化旅游園區、南少林文化旅游園、東龍灣花蛤小鎮等項目開發建設。 這五年是抓整治求繁榮,文化旅游市場管理規范有序的五年。 優化行政審批服務。五年來,共受理許可事項296件,均按規定程序在承諾時限內予以辦結。
執法大隊檢查(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掃黃打非”、“掃黑除惡”和“清源”“護苗”“凈網”“秋風”“固邊”等一系列集中行動和專項治理。截至2020年12月,共出動執法人員16034人次,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單位22389家次,查繳非法音像制品41688張、非法出版物1560冊(張),取締無證文化經營單位、游商地攤184家,上報黑惡線索2條。 這五年是抓拓展促互融,擴大對外對臺文化交流合作的五年。 持續深化對外文化交流。組織黃檗文化交流訪問團赴日本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掌握黃檗文化主導權和話語權。組織佾舞和宗鶴拳參加福州市海峽兩岸青年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以文化交流為紐帶,推進文化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佾舞(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打造融臺文化交流品牌。先后舉辦承辦了六屆石竹山夢文化節、七屆海峽兩岸宗鶴拳武術文化節、十一屆福清市民間民俗文化節,組織參加福州市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充分展示福清市優秀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推進孔學文化研究,定期舉辦海峽兩岸儒學大講堂,加強佾舞隊建設,開展周禮“佾舞”進校園活動,不斷深化兩岸孔學文化研究交流合作。
民俗文化節(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這五年是抓謀劃優布局,推動全域旅游質態持續向好的五年。 旅游經濟實力持續增強。截至2019年底,福清市旅游接待突破1979.44萬人次,年均增長20%以上,旅游總收入突破383.41億元,年均增長26%以上。“十三五”末,福清市擁有星級旅游飯店6家、國內旅行社11家、駐融分社及營業網點61家;A級旅游景區8家,1個三級旅游集散中心以及多家能夠滿足游客旅游購物、旅游運輸的涉旅企業,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的產業體系。 旅游發展規劃編修完善。編制市級旅游發展規劃,完成《福清市旅游總體規劃修編(2017-2030年)》《福清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2020-2035年)》,從福清市旅游發展思路、功能定位和項目布局等方面,詳細闡述未來十五年福清市旅游發展總體思路,為福清市發展全域旅游和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提供指引和規范。重點鄉鎮與景區旅游規劃不斷完善,完成《一都鎮山地慢城旅游總體規劃》《福清市東壁島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東關寨旅游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福清市石竹山AAAAA景區總體規劃》《福清市東張鎮少林村旅游發展規劃》《福清市一都鎮普禮村羅漢里紅色旅游總體規劃》等一批規劃,初步形成“以市級旅游發展規劃為指導,以旅游區(點)詳細規劃為基礎”的旅游規劃框架,為旅游業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升級做好頂層設計。
一都鎮狀元文化街區鄉村振興館(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服務配套持續加強。實施旅游廁所建設提升工程,新改建旅游廁所62座。增設更換高速路口及重要交通干道的旅游交通指示牌45面,開通了至福清市所有A級景區的旅游直通車線路,完善石竹湖、瑞巖山、大姆山等景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標識牌、智慧旅游、旅游環境整治等服務配套設施,優化景區交通和旅游環境,提升游客體驗滿意度。
南嶺鎮(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旅游項目扎實推進。總投資8.6億元的永鴻文化城項目超額完成投資,水世界、野生動物園、溫泉大酒店等項目已對外營業。黃檗寺文化旅游區寺廟修繕竣工,園區重新對外開放;總投資3.9億元的融僑大酒店重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東龍灣花蛤小鎮、嘉元溫德姆酒店、華強山莊溫德姆酒店、后溪森林溫泉康養旅游區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后溪漂流(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旅游品牌創建有力。新增國家A級旅游景區4家,其中3A級景區3家、2A級景區1家;新增省級三星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1家、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8家、福州市精品鄉村旅游示范點1家。
“清新南嶺·醉美草原”大姆山越野賽(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供圖) 旅游營銷不斷創新。組織舉辦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新春年貨節、石竹山景區接春、永鴻水世界國際夢幻燈光節、利橋歷史特色文化街區迎春民俗文化節、福州(福清)枇杷節、“紅色情?鄉村行”一都鎮紅色旅游月、“清新南嶺·醉美草原”大姆山越野賽等活動,全面展示鄉鎮自然和人文資源。通過“小鎮組團”推介形式,聯合一都鎮、南嶺鎮、沙埔鎮、東張鎮、海口鎮、鏡洋鎮等重點旅游村鎮及各景區(點)舉辦各類文旅節慶活動,促進旅游人氣集聚,提升福清旅游影響力知名度。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擴大宣傳范圍,與福建省電視臺綜合頻道、旅游頻道合作,拍攝播出“TV風景線—游福清”欄目;與福清電視臺合作每月策劃一期《玩轉福清》欄目,制作創意抖音視頻;通過更新福清旅游宣傳片、旅游招商PPT、《圓夢福清》旅游指南、手繪福清旅游地圖,以及完善“圓夢福清”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開展福清旅游資源線上宣傳。實施“走出去”營銷策略,每年組織旅游景區與企業跟隨省、福州市文旅部門赴各地參加旅游宣傳推介會,進一步拓展客源市場。 這五年是抓固本壘基石,廣播電視守正創新提速發展的五年。 實施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開通福清地面數字電視,在35頻道和41頻道播出CCTV-1、CCTV-2、CCTV-4、CCTV-10、CCTV-12、CCTV-13、CCTV-14、CCTV-15、CCTV-7、CCTV-9、CCTV-11、CCTV-news、福建綜合、福建東南、福州綜合、福清綜合等16套地面數字電視。 加快地數配套設施建設。配備了2臺千瓦地面數字電視備份發射機、80千瓦的柴油的發電機和2臺40千瓦的UPS等設施設備,建設地面數字備份前端和2路光纜路由,目前系統整體運行情況良好。 推動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注重江陰鎮應急廣播智能化改造,完善農村應急廣播預警系統,目前建有福清中心平臺1個、鎮級平臺1個、22個行政村安裝智能廣播音柱198個,基本覆蓋全鎮所有自然村。配合福清廣電網絡公司做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的試點建設工作。 做好五馬山機房搬遷。完成五馬山機房搬遷的65米鐵塔建設,委托福建省中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對原電信機房進行整修。2019年1月底,五馬山臨時搬遷工程全部完成,后續將繼續配合中央公園管委會,推進景觀改造和電力設施搬遷工程。 完成地面模擬關停工作。2020年8月25日零時關停福清市4個頻道地面模擬電視節目,關停廣告的發布已經準備就緒,從7月15起在僑鄉報和電視綜合頻道進行刊播。 |
相關閱讀:
- [12-23] 福清公布15起文體旅行政處罰案件 最高罰款10萬元
- [09-17] 福清市文體旅局開展系列活動 倡導綠色環保
- [09-10] 福清市文體旅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 [09-09] 福清市文體旅局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