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出臺系列舉措推進綠色制造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2021-02-20 10:43:07?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2月20日訊(記者 林明)記者昨天從福清市工信局獲悉,福清市將建立工業領域環境保護工作機制,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發展壯大福清市綠色經濟。 在持續推進節能降耗方面,福清市對工業、建筑、交通、農業等多個領域推進節能工作。 加強工業領域節能。強化工業領域節能、降耗、減碳,積極改變節能工作思路,由政府推動變企業需求,企業主動尋找節能降耗解決方案。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考核行動,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實施水泥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積極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對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工作。提高能耗在線監測一級系統使用功能,鼓勵開展能耗在線監測二、三級系統建設。統籌能源需求側治理與供應側管理,處理好節能技術側與生態側的關系,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提升工業生產效率和能耗效率。 強化建筑節能。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完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強制性標準;落實《福建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國家重點城市建設,加快開展已列入改造示范項目的第三方節能量測評、方案評審等工作;積極建設市級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提升建筑能耗管理水平。 促進交通運輸節能。推廣先進運輸組織模式,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加快推進集裝箱多式聯運、零散貨物快運化運輸。積極推進港口碼頭岸電建設和使用,鼓勵船舶靠港期間接用岸電。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發展綠色設施設備,推廣新能源車、清潔能源車輛等,并支持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鼓勵運輸裝備向專業化、標準化、大型化、智能化、節能化方向發展。推動交通運輸智能化,建立公共出行和交通物流信息服務系統,引導培育“共享型”交通運輸模式。 推動商貿流通領域節能。推動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物流等企業建設能源管理體系,建立綠色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設備,推動節能改造。貫徹綠色商場標準,開展綠色商場示范,推動行業協會開展綠色飯店創建工作。支持大型商貿企業設置綠色產品專柜,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提供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加快綠色倉儲建設,推廣應用輕量化車廂、新能源汽車等節能減排設施設備,推動托盤循環公用,減少包裝耗材、流通環節,大力發展綠色物流。 推進農業農村節能。加快淘汰老舊農機機械,推廣農用節能機械、設備和漁船,發展節能農業大棚。推進節能及綠色農房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房節能及綠色化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質能、太陽能等解決炊事、生活熱水等用能需求,提升農村能源利用的清潔化水平。鼓勵農村居民使用高效節能電器。 加強公共機構節能。開展公共機構節能監督考核,推進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完成創建單位評價驗收工作。督促指導各鎮(街)開展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組織開展能源審計、能源統計工作,對重點用能單位加強管理。加大節能宣傳培訓,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能力,發揮公共機構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加強節約能源資源和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引導。 實施節能重點項目。以嚴控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為重點,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改造,采取財政獎勵辦法引導企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同時積極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 在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方面,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與福清市支柱產業相結合,制定綠色低碳工業產業發展規劃,推動節能效率綜合提升。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提升福清市工業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對列入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名單的企業和園區給予市級財政資金獎勵。 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圍繞新能源、節能低碳綠色產業發展目標,大力發展高效照明、高效電機等節能產業,促進氫能源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加快環保技術產業化,重點發展大氣、水污染防治裝備,加快發展工業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技術裝備,培育節能環保服務產業。加強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培育節能服務市場。鼓勵專業節能服務企業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企業提供節能服務。 加強工業領域環境保護。落實生態環保“一崗雙責”,按照福清市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污染防治攻堅戰、河長制等有關任務,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建立完善工業領域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相關閱讀:
- [01-06] 福清市一批企業獲評省、國家級綠色工廠
- [12-29] 福清市僑聯倡導綠色文明生活
- [12-25] 讓綠色成為“福清底色”——福清市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 [12-01] 生態長卷徐徐展開——福清綠色發展步入快車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