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 唱響時代華章——2020年福清市宣傳思想工作綜述
2021-03-05 10:35:33?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戰”、全國文明城市“奪冠戰”、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戰”……2020年,這個注定被歷史銘記的年份,福清創造了新的輝煌,見證了新的歷史。 在福清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福清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的使命擔當,引領奮進方向,點燃奮斗激情,展示攻堅風采,奏響了高亢嘹亮的新時代奮進之歌,為福清努力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中出經驗、當標兵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2020年,福清市委宣傳部被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評為全省宣傳系統先進集體。 理論武裝凝聚精氣神——主心骨更堅定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福清市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省委“三四八”貫徹落實機制和福州市委學習貫徹七項長效機制,認真落實市委學習貫徹五項常態機制,帶頭在深學徹悟篤行中,高揚思想旗幟,汲取奮進力量,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成為黨員干部群眾開啟新征程的強大思想武器。 入腦入心!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2020年11月21日,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劉卓群來到龍田鎮珍塘村,向鎮村干部、農村黨員、村民代表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指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時刻關心民生冷暖,以為民服務實際成效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與此同時,福清市委常委也紛紛下基層宣講,全力推動理論學習走實走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分赴各部門、各園區(農場)、鎮街宣講,促進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新思想,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新發展格局,開拓進取新作為,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跨越發展。 在福清市,廣大干部不僅在理論學習中自覺往深里走,更是把理論學習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往實里走,轉化為激情創業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導。 創新不斷!理論宣講生動活潑、更接地氣。 創新學習宣傳形式載體,讓新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2020年以來,福清市扎實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學習,多措并舉持續掀起學習熱潮。在全省首創設立新思想學習驛站,打造了新思想學習交流的示范平臺和聚合展示的傳播平臺。 “這里資料齊全,氛圍濃厚,環境很好,學習起來效果更好。”2020年9月,福清市檢察院10多位檢察官來到新建成的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思想學習驛站,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碰撞觀點、交流心得。學習驛站揭牌以來,因為體驗感,吸引了福清市一批又一批的部門單位到這里開展學習活動。僅下半年,2個市級新思想學習驛站和57個基層學習驛站,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在福建》《習近平在福州》等系列采訪實錄,舉辦視聽學習、讀書讀報、理論研討、閱讀分享、知識競賽等活動就達100多場。 2020年9月底,“學習新思想建設新福清”——“學習強國”平臺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知識競賽拉開序幕,通過“線上+線下”兩個賽場進一步形成了以學促提升、以學促實干的良好局面。活動還全程網絡直播,吸引觀看人數達14萬余人次。如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日益成為黨員群眾隨時隨地學思踐悟新思想的“信息庫”與學習修身的“掌中寶”。 一支充滿戰斗力的宣傳思想文化隊伍,是豐盈一座城市精神風貌的基石。在福清,由42個鄉村(業余)講師團、154支宣講小分隊、832名講師組成的“理論輕騎兵”活躍在鄉村、社區、課堂、企業,以接地氣的形式,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將黨的理論思想精神娓娓道來,在送理論、送政策、傳民聲中不斷凝聚起推動福清發展的新合力。 共識在增進,思想在升華,力量在凝聚。當理論宣講走遍城鄉之時,“電波課堂”則讓萬千群眾不出家門就接收到黨的創新理論。微視頻宣講、《學習之聲》欄目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傳播,不斷拓展理論宣傳普及的廣度和深度。 成果斐然!理論研究科學謀劃、不斷深化。 制定《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的實施方案》,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五個一”活動深入開展,一年來,開展專題輔導講座6次,集中觀看《魂兮歸來》等教育片2次,開展學習研討9次,發放學習材料1400多份,用深學徹悟篤行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汲取力量、指導實踐。 開展新思想理論研究,全面激發學習貫徹熱潮。福清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小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的探索實踐,特別是在福清調研檢查工作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深化研究闡釋,結集匯編《新思想在福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福清經濟社會發展理論研討論文集》,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一次次學習研討,一場場宣講活動,一篇篇理論文章……從干部到群眾、從線下到線上、從課堂到田間,黨的創新理論和思想精髓正走深、走實、走心,思想理論的光芒持續照著前行的道路,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精神力量。 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凝聚力更強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大疫“大考”顯擔當。 在“戰疫”階段,福清市聞令而動,迅速成立應急指揮部輿論宣傳組,聚焦疫情防控主題,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正面報道,挖掘先進典型,發布權威信息,引導社會熱點,回應群眾關切,激發和凝聚起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的巨大力量。 戰斗一打響,書生亦戰士。全市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連續作戰,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當作武器,義無反顧沖上沒有硝煙的戰場,投入到疫情防控戰宣傳中。從發布權威信息、宣傳防控工作、挖掘先進典型到謳歌抗疫精神,新聞工作者全力以赴,盡銳出戰。他們不眠不休追蹤福清市醫院新感染病院的項目進程;深夜用鏡頭記錄下高速路口執勤的畫面;不辭辛勞跟隨物資對接專項工作小組,奔赴長樂、平潭等地,接收運送回國的防疫物資…… 筆端有溫度,腳下有力量。他們把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撰寫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報道,講好福清抗疫故事,用新聞的力量詮釋媒體人的抗疫擔當。 全媒上陣,宣傳全覆蓋。福清市屬媒體所屬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全媒體平臺發力,組織創作原創作品,從防控知識宣傳,到一線感人事跡、捐款捐物等,累計推出6000多篇(條)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溫度和品質的主題報道。《刷新紀錄!福清市醫院新感染病區啟用!見證福清速度!》《“空城”福清,我為你驕傲!》等27條微信平臺報道閱讀量超過十萬+;創新推出融視頻系列短視頻品牌節目和制作H5、抖音等新媒體作品200余條,其中,抖音作品《福清爹地寶貝兒童口罩送檢全部合格》單條點擊量達2372萬,微視頻《用心聆聽,蘇醒的聲音》入選新華社成品稿庫,播放量近百萬…… 用群眾熟悉的福清“地瓜腔”講活防疫故事,接地氣也更有感染力。《阿姆阿伯看過來》《居家隔離十問十答》等方言作品,把各類公告、倡議書等以順口溜、閩劇小唱、快板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教,引導群眾健康生活。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前,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再接再厲,實之又實、細之又細地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引導群眾持續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共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戰略成果。 輿論宣傳講述好故事——主旋律更高昂 一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唱響主弦律、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抓好媒體融合發展,是打造主流輿論陣地的關鍵和根基。這一年,福清市按照建設全省一流融媒體中心的“四個一流”目標要求,深入推進融媒體中心各項建設,完善指揮中心平臺和全媒體管理運營工作機制,完成了采編播設備高清化改造,實現了與省、福州市級融媒體技術平臺對接,并以福州市第一名的優秀成績通過省級驗收,經驗做法《福清市扎實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被省委辦公廳《八閩快訊》以專刊形式在全省進行交流推廣。 2020年,福清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鏗鏘、亮點閃耀,而圍繞全市工作的主題宣傳同樣精彩紛呈、催人奮進。 這一年,福清市精心策劃迎接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宣傳,奏響《禮贊“三十而立”,奮進新時代》這一“協奏曲”,開設“親歷30年”“見證30年”“謳歌30年”等系列報道,再現普通群眾和福清的大事小事,全面展現融城巨變,凝聚奮進力量;組織策劃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展和宣傳畫冊,拍攝制作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宣傳片《三十而立》和《奮進三十年,福清新跨越》系列短片,充分展示了30年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帶領下,全市人民和海內外玉融兒女通過不懈奮斗,把福清建成全國縣域經濟15強和全國文明城市的發展歷程。 這一年,圍繞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五大提升行動”以及“十大戰役”、“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等重點主題,策劃推出系列報道,讓福清熱點不斷、熱度不減,營造了聲勢強大的正面宣傳氛圍。圍繞決戰決勝全面小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市屬新聞媒體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專欄,并組織媒體采訪小分隊,推出120多篇新聞報道和拍攝專題片等,生動講好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脫貧攻堅故事。圍繞“六穩”任務,做好“六保”工作,策劃首屆“全民消費節——市長帶你逛商圈”活動,市長與融媒體中心主播一起帶著網友逛商家,鼓勵引導市民放心消費。通過直播帶貨的新型消費模式,創造了10個品牌產品,電商訂單累計2萬個,線上總銷售額超100萬元。“福清福品幸福購”直播帶貨、“臺農市集”“文創市集”等活動,吸引了極高的關注度和瀏覽量,輿論主流陣地服務產業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拓展。 這一年,精彩的福清發展故事為新聞宣傳提供了大量鮮活的題材。福清市融合傳播優勢,持續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省和福州市主流媒體刊載播出涉融新聞報道1200多篇(條),在省、福州市主流媒體的發稿數量和質量穩居各縣市(區)前列。同時,加大對外宣傳平臺建設,對外展示福清良好形象,臉書和推特的“中國福清”賬號一年來對外發布信息358條,總粉絲數超40萬個;《華人頭條》APP福清專題平臺對外推送稿件1500多篇,總閱讀量達8100多萬人次。福清市還加大網絡宣傳力度,堅持移動優先,新媒體爆款產品頻出,“壹福清”微信公眾號多次位居全省縣級融媒體影響力榜單前列,在全國廣電新媒體排行榜中位列第8名。 文明創建培育新風尚——正能量更磅礴 文明,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2020年,福清市以連續三年文明城市測評全省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參加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從全國250個提名縣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榮耀的背后,是全市上下超常而艱辛的付出。福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聽取創城情況匯報,專題研究創城工作,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持續將文明城市創建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組織開展全民參與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推進市政設施建設、環衛保潔和文明交通等專項整治,不斷完善網絡化管理和創城月測評、周督查、通報約談、社區創城獎補等常態化工作機制。持續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五大創建”活動。每一項創新,每一個活動,每一次工作的推進,無不凝聚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執著追求和辛勤汗水。 城市文明,離不開科學高效的城市管理。“智慧福清”APP投入試運行、“智慧城管”綜合執法平臺建成、環衛智能化監管系統推行、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云平臺建成……這一項項精細化的“智慧管理”,不僅高質量推進創城工作,更讓福清人民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共享幸福美好未來。安定里是一條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典型老巷。“在創城之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電網雜亂無章,地面坑洼不平,墻體斑駁不堪。”家住安定里的居民陳華美說,經過改造,不僅老巷子有了新模樣,散發著濃濃“老福清”味道,所融入的文化元素,也讓文明根植人心,豐富了城市的內涵。 隨著創城工作的縱深推進,一條條背街小巷變身文化景觀街,一處處衛生死角變得溫馨美麗。與此同時,在城區各處,一座座可漫步、可閑聊、可閱讀、有溫度的“口袋公園”應景而生,成為提升城市品質的“點睛之筆”。 城市文明看“顏值”,更重“氣質”。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福清市注重發揮精神文化的滋養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陣地資源,利用各種平臺載體,巧妙宣傳“中國夢”和講文明樹新風等核心價值觀內容,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凡人善舉樹立起榜樣力量,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新風尚,凝聚起彰顯城市氣質的磅礴能量。 2020年11月,以全國道德模范人物、城頭鎮吉釣島村醫王錦萍的真人真事改編的《海島那一盞明燈》,獲得第15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這也是福建省唯一獲得該獎的作品。王錦萍30多年如一日堅守海島,踐行“醫者父母心”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也樹立起新時代的道德標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福清市在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著力于典型引領,不斷厚植全市的“最美”土壤,涌現出一大批“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去年,福清三中校長施黔群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新厝鎮、新厝鎮江兜村、宏路街道周店村、陽下街道溪頭村、高山鎮前王村被中央文明委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福清供電公司被中央文明委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追求無止境,我市不斷加強更高層次的道德典型樹立,深入挖掘各行業的先進人物事跡,共有2人當選“中國好人”、3人當選“福建好人”、13人上榜“福州好人”。 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10支志愿服務隊開展點單配送服務和文明宣講、法治、環保、幫扶、科普等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像這樣依托基層文明實踐站開展的各種志愿服務,極大滿足了廣大群眾的需求。在高標準打造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基礎上,福清市統籌各級各類公共服務資源和陣地,形成輻射效應和陣地版圖,建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庫,整合各類志愿服務資源共66小項,打通了文明實踐供需對接渠道,奏響了文明和諧的新樂章。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文明如光,啟人心智。一幀幀文明和諧的街頭影像、一個個身邊好人的平凡善舉,繪就了福清文明的一幅幅生動畫卷,成為“文明福清”最濃郁的氣息。 文化繁榮提升軟實力——新名片更閃亮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更是城市發展的生命力、凝聚力、輻射力和競爭力,展現出來的不僅是氣質、韻味,更是精神品格、理想追求。 一年來,福清市堅持多輪驅動,聚力做優做強,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繼續實施“文化惠民樂萬家”工程,打響“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等品牌活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迎來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這一年,福清文化魅力持續煥發。2020年12月31日,“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吳啟瑤美術作品展”在市美術館開幕,共展出吳啟瑤先生水彩作品100幅及部分文獻資料。吳啟瑤的作品及美術理論觀點至今仍處于美術界前沿,其作品對于擴展和充實區域美術研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閩都歷史文脈,助力新時代福清“文化強市”建設有重要意義。這一場高質量的作品展廣為市民注目,為2020年福清“文化盛宴”完美收官。 文藝作品,展示的是文化藝術,熏陶的是人的心靈。去年,受疫情影響,福清市線下藝術展覽有所減少,但舉辦“黃迪杞翰墨抒懷”書畫作品展、“格物致知”全國中青年藝術家繪畫作品邀請展、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吳啟瑤美術作品展和“琴棋書畫”中國傳統文化分享會等文藝作品展和公益文化演出,場場都精彩紛呈。同時,我市還大力推廣線上展覽,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主題,開展網絡美術作品展、主題書法、詩歌作品征集等活動,也為市民送去豐富的精神食糧。 這一年,福清文化風采更加彰顯。 2020年,福清市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推動形成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動能充沛、文化體驗光明飽滿的生動格局,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文化惠民活動接地氣、暖民心。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得到傳承,非遺進校園(公共場館)等活動,創建宗鶴拳、伡鼓舞、南少林武術等鄉村非遺傳習所3個,周禮·佾舞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番薯丸制作技藝入列福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詞明線戲入列福州市第五批非遺項目傳承示范基地。 圍繞撤縣建市30周年主題,福清市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發展,舉辦第三屆“融聚文創季”活動,開展“福清福品幸福購”山海系列宣傳品設計、文化創意快閃店和新春市集等活動,推介富有福清文化內涵特色、貼近市場的“融聚文創”品牌。 東龍灣貝殼小鎮、永鴻文化旅游城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步伐;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持續加強,評定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加快推進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獲評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同時,積極推動文藝人才培養,入選國家級文藝家協會3人、省級文藝家協會7人。積厚成勢,昂揚的是精神力量;砥礪奮進,不變的是逐夢步伐。 站在這新的起點,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將堅決扛起時代之責,切實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發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創新發展拓荒牛精神、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守正創新、勇開新局,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為福清全面加快建設省會副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港灣城市,努力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中出經驗、當標兵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
相關閱讀:
- [09-30] 學習新思想 建設新福清 “學習強國”平臺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知識競賽預賽開賽
- [09-07] 福清市全面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 [08-24] 打造新驛站 學習新思想
- [07-14] 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新思想學習驛站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