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東關寨:打造中國首個武俠文化寨堡
2021-03-08 09:54:2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昨日上午,東關寨十分熱鬧,不少人在現場觀看表演。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石美祥/攝 單鞭羅漢拳、硬氣功、太極拳……昨日,福清市東關寨內,數十位“武林高手”在“武林大會”上以武會友,大展身手。現場,拳師們精湛的拳術表演令觀眾拍案叫絕。 “武林大會”是第二屆東關寨鄉村文化旅游節中的一個環節。東關寨位于福清市一都鎮東山村,從前日至昨日,以“天下俠客·傳奇寨堡”為主題的第二屆東關寨鄉村文化旅游節在這里舉行。武術表演、非遺展示、民俗展示等活動展現出東關寨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唐圣龍在表演武術。 十余個拳派上演“華山論劍” 昨日上午,在一片歡呼聲中,匯集單鞭羅漢拳、硬氣功等的快閃活動為整場“武林大會”拉開了帷幕。福清南少林武術協會拳師們的表演剛柔并重、靈活多變,極具觀賞性,贏得陣陣掌聲。 今年78歲的唐圣龍是福清武術名家,祖輩曾考中武舉人。習武70多年的唐圣龍擅長單鞭羅漢、大小羅漢、鐵羅漢等拳種。昨日上午,他帶來的硬氣功——鐵布衫表演,當場令一根直徑4厘米的木棍敲擊他的頭部后斷為兩截,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傳統武術的魅力。 棍術對戰表演。 作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福清武術文化底蘊深厚,拳種多樣,民間習武風氣也極為濃厚。福清南少林武術薪火傳承1000多年而不息,不但具有獨特的地域特征,還蘊含深厚的文化意蘊。如今風靡世界的詠春拳便源自福清南少林武術。 此次“武林大會”匯聚福清十余個拳派。各路武林好手云集,上演了一場“華山論劍”。記者看到,在音樂的伴奏下,各路武術輪番上演。各個拳派拳師擺開架式,一套套動作或如行云流水,或剛勁有力。一招一式干凈利落,盡顯功底。 在武術對打環節,拳師們舞起刀槍劍棍,招式虎虎生風,十分精彩。現場刀棍交接,各種高難度動作層出不窮,把“武林大會”推向高潮,讓觀眾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跆拳道表演。 將打造中國首個武俠文化寨堡 東關寨有新寨、舊寨兩座建筑。其中新寨是當地何姓家族為防御盜匪而籌資興建的。它是福清市歷史上保存下來的一座古城堡式建筑物,與閩西的土樓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研究清代建筑藝術的重要實物。 東關寨也曾發揮過抵御山匪流寇的軍事功能,展現福清“忠、義、信”的俠義人文傳統。據傳,歷史上匪寇曾圍困此寨63天,最終沒能攻破寨子。東關寨內至今還保留石錘、竹筒等古人鍛煉身體的器具。 劍術表演。 東關寨還是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1935年,閩中游擊隊羅漢里革命根據地的80多名游擊隊員曾被困東關賽,國民黨保安團以一個連的兵力包圍此賽,并搶占寨后的山頭,不斷向東關寨開火,最終一無所獲。 “根據南京大學城市規劃學院編制的全鎮域旅游規劃,一都鎮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利用東關寨等古厝元素,將武俠文化元素與人物、場景、故事融入其中,打造中國首個武俠文化寨堡。”一都鎮政府負責人說,今年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將東關寨周邊的景點相串聯,形成了一個紅色教育點,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方言盤詩表演吸引眾人觀看。 “五大特色板塊”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經過280多年的歷史文化傳承,東關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每年正月二十三日,才迎來屬于寨民們的元宵節。前日,眾多遷徙在外的“寨民們”歡聚一堂,帶上“五味”“五果”等回東關寨擺宴,向外界展示了不一樣的傳統民俗。 昨日,在東山寨,民俗文化展演同樣吸引人們的眼球。舞龍舞獅、方言盤詩、十番音樂、詞明線戲等輪番上演,讓人們感受福州地區的民間藝術之美,展現東關寨的歷史文化底蘊。 方言盤詩是福清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賽詩的方式,用福清方言對歌,氣氛活潑熱鬧,十分有趣。昨日,一都鎮方言盤詩傳承人張華英等人帶來的賽詩表演,傳唱出了東關寨的俠義人文傳統,曲調張弛有度,蘊意深刻,充滿了生活情趣和智慧。 同時,東山寨還展出了明清時期的古家具、民俗物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文字和圖片等,用沉浸式的體驗方式,讓市民和游客直觀地感受到古寨的歷史和民俗文化。 記者了解到,第二屆東關寨鄉村文化旅游節是今年一都鎮著力打造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的開篇活動。今年,一都鎮還將先后根據古厝、農業、生態、紅色、運動等五大特色板塊內容,舉辦以“四季慢城·五彩逸都”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助力一都鎮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 |
相關閱讀:
- [12-10] 詞明線戲展演走進東關寨
- [10-30] 福清東關寨文化旅游區或將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 [02-06] 東關寨歷時兩年修繕完畢 正月二十三將舉辦文化節
- [12-29] 福清一都鎮東關寨景區配套停車場已接近尾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