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多措并舉防治大氣污染
2021-03-23 14:19:37?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陳嵐 高興銓) 近年來,福清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福清市生態環境局鐵腕出擊,精準防治大氣污染。2020年,福清市空氣質量實現一級達標220天,二級達標14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9%。 抑制道路粉塵飛揚 外形酷似大炮,尾部伸著長長的“炮筒”,“炮口”則不斷噴射出水霧。在城區,霧炮車一大早就在道路上流動除塵作業。據福清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霧炮車一小時內可將10噸水化為超微噴灑水霧,吸降塵抑灰,清潔凈化空氣。 記者了解到,為提升福清市顆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福清市生態環境局印發《2020年福清市顆粒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福清市顆粒物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辦法》《福清市2020年秋冬季顆粒物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實施顆粒物污染防治掛牌督辦機制,采取紅黃牌考核機制,聘請兩名環保監督員協助監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福州市各縣市中率先落實督查通報制度。截至目前,福清市生態環境局已組織開展道路、工地防塵污染巡查1500余次,發出整改通知26份,通報7份,約談有關部門、工地10多次。2020年實現PM2.5濃度同比下降20%,PM10濃度同比下降9.8%。 減少企業廢氣排放 日前,記者走進蘭天包裝生產基地,制膜、投料、成品產出,在熱能回收再利用成套設備的支持下,生產線上各個環節有序進行。據蘭天包裝生產基地生產執行總經理吳宜斌介紹,這套熱回收再利用的裝置在2019年7月引進,12月投入使用,平均每天可減少使用天燃氣約800立方米,同時,熱能回收裝置將有機氣體經過熱交換后,可冷凝為固液態回收,不直接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減少了空氣污染。 據介紹,為有效推進鍋爐爐窯綜合治理工作,福清市大力推行天然氣助力煤改,通過積極溝通協調華潤公司,力促改燃工作一步到位,先后累計淘汰84家企業125臺鍋爐。同時,開展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全面完成福清市18家企業38臺工業爐窯整治任務;積極走訪和特新能源、天辰耀隆、東南電化三家企業,指導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此外,為深化江陰港城經濟區大氣污染整治,福清市生態環境局多次深入企業摸排,聘請專家聯動,制定整改方案,跟蹤落實整改……2017年以來,在區內12家企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并完成驗收,組織實施11家企業開展“一廠一策”報告編制及評審,在10家企業實施泄露檢測與修復,累計減少VOCs排放量1000多噸。 構建污染防控機制 “今日,天氣回暖,空氣濕度降低,易形成塵類污染物,石竹所點位NO2(二氧化氮)同步偏高,表明工業高架源排放污染物增多,請城管局、住建局、各園區及街道迅速落實顆粒物污染管控措施,持續加強站點周邊噴霧灑水及道路保潔頻次,確保福清市空質量優良。”上午8時,福清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管理科就根據當天收到的監測數據,在提升空氣質量工作群里發布消息。 為提高工作效率,福清市生態環境局利用微信工作群,適時啟動輕微污染提請應急響應程序,通知各相關單位啟動污染天氣應對措施。同時,制定印發《福清市輕度污染天氣應對辦法(試行)》,進一步健全輕微污染應急響應工作機制。據了解,2020年初以來,共啟動31次應急響應機制,其中輕微污染響應6次,臭氧污染響應25次,有效遏制了輕微污染天氣,提高了污染天氣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接下來,福清市生態環境局還將進一步完善福清市應急響應機制,持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工業爐窯升級改造等各項工作,積極探索謀劃低碳園區、近零排放試驗區建設等碳減排創新項目,通過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不斷提升福清市“氣質”,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環境,助推福清市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12-21] 福清率先試點“糞污還田”標準化體系,減少農業污染
- [03-22] 海峽兩岸生態農業合作交流會在福清臺創園舉行
- [03-16] 福清市領導赴福清生態環境局開展“綠色發展”專項行動調研
- [02-10] 福清市舉行鎮(街)黨政領導平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簽訂儀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