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員林皓:科特派傳經送寶 畜禽糞污真成寶
2021-04-19 08:55:03?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文 鄒家驊/攝 在福清市漁溪鎮,由福建省致青生態環保有限公司打造的福清市致青循環農業產業園正在加緊建設。作為涵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糞污收集、運輸、處理、再生資源利用的全過程PPP項目,該農業產業園計劃下月投入使用,屆時將實現福清全市畜禽糞污高值化利用。 短短4年時間,該公司從一家產值不到200萬元的初創企業,變成如今的生態高值農業綜合服務商,這得益于福建省科技特派員、武夷學院環境工程系主任林皓的到來。在林皓的幫助下,致青探索實施數字農業試點,開發出一套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將養殖業糞污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林皓(后)和同事研究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運行情況。記者 鄒家驊 攝 幫助企業解難題 林皓與致青的結緣,可以追溯到2017年。 當時在邵武一家企業當科特派的林皓,因學生就業問題而開展走訪調查,結識了致青的經營者。 彼時,致青還處于初創期,產業落后、業務單一,經歷著“成長痛”。“那時致青只是將收集的糞污當作廢物進行處理,達到國家標準后排放。”林皓說,這項業務因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逐漸被淘汰。 急于轉型的企業經營者遇上經驗豐富的特派員,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將企業主攻方向朝著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耕地質量提升服務等方面拓展。 2019年,林皓被省科技廳選派到致青擔任科技特派員。這次,他帶領一個3人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定期進企業“開方把脈”解難題。 從此,致青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今,致青總產值突破1000萬元,申請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領域專利33項,由公司和幾家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的“福清市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入選第四批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 糞污廢物變成寶 畜禽糞污經過處理后產生的沼液,是一種速效性和長效性兼備的有機肥料。但是,沼液還田利用面臨著施量不準確的問題。 在林皓的幫助下,致青研發了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設備通過人工智能控制核心對沼液、土壤、氣象環境、作物生長情況等數據進行分析,提供科學合理的沼液施用方案。“林皓說,此舉解決了液體糞污還田利用數據管理薄弱、種養結合分析決策數據來源不足等痛點難點問題。 然而,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對周邊的配套設施要求較高,推廣較難。林皓提出采用一體化撬裝理念,不僅滿足了戶外露天使用,現場安裝也無需硬化土地,實現即插即用。 企業基于“人工智能+沼液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的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還被列入數字福建“雙百工程”(人工智能百項深度應用場景、人工智能百項應用示范項目)。如今,沼液智能化施用設備已在福州、南平、漳州等地的農業企業廣泛使用。 這些僅僅是林皓及其團隊服務企業,推動企業發展的一部分。為了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林皓還找到了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共同研發茶葉專用有機肥,如今已應用在武夷巖茶、福鼎白茶、安溪鐵觀音核心產區百余家企業,面積達3000多畝。 “有科技特派員的幫助,企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和林皓接觸最多的公司農業數字總監林杰感觸頗深。 服務企業無止步 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林皓及其團隊并未停止服務企業的腳步。 “我們想把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打造成標準化體系,形成可示范、可推廣的技術集成。”林皓說。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林皓和致青共同推動建設福清市致青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是國內首個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為試點對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項目以畜禽糞肥還田利用為核心,促進畜牧業和種植業緊密銜接,構建種養結合循環農業。PPP項目投資1.16億元,建設漁溪、東瀚兩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處理站,大型沼氣設施及病死動物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處理中心等。 “畜禽糞污經過處理后產出有機肥和沼液,最終外售或就地施用,真正意義實現‘糞污還田’。”林皓介紹,項目投產后,將向福清的畜禽養殖企業提供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社會化服務,實現福清全市畜禽糞污高值化利用。 人物名片:林皓,武夷學院環境與工程學院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2019年被選派為福建省致青生態環保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 |
相關閱讀:
- [02-26] 福清漁溪鎮禁毒宣傳進校園
- [02-03] 福清漁溪鎮開展國土衛片執法
- [01-08] 漁溪鎮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12-23] 福清漁溪鎮開展惠企暖企行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