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打造全流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2021-05-12 11:19:01?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在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福清市中小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紅色文化研學實踐活動。(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王炳聰 通訊員 鄭榕青 春末夏初,以“綠”聞名的福清市一都鎮又一多了一塊“紅”招牌!經過近一個月的精心打磨,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福清市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完成一期提升改造,于10日正式對外開放。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羅漢里舊址升級了硬件、豐富了內涵,實現了全流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體驗,成為可玩、可看、可學的黨史學習教育精品陣地。 內外兼“修” 革命舊址刷新顏值 沿著蜿蜒的公路盤山而上,抵達羅漢里的第一眼便被布滿紅色墻繪的游客服務中心所吸引。該棟建筑整潔大方,四周綠草茵茵。中心內部除了完善的游客服務功能,還設有文創產品展陳區和土特產售賣區。 文化衫、背包、徽章、臂貼、草帽、學習用品……精美別致的文創產品是羅漢里此次升級的一大亮點。“這是福清市首次嘗試對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進行整體VI(視覺)設計,將紅色文化元素運用到文創設計中,通過富有創意、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創產品,豐富黨史學習教育互動體驗,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福清市委宣傳部文改和電影科負責人俞玉峰說,紅色文創產品能輻射更多普通游客,從而進一步擴大黨史學習教育面。 更多巧思還體現在羅漢里舊址的整體規劃上。黨史學習教育參觀線路被清晰地劃分為宣誓核心區、展覽區、紅軍學校、紅軍樓、合影打卡區等。其中,紅軍學校內還增設“紅色書屋”、LED大屏;紅軍樓前設置有團隊拉歌活動區,配備了音響設備、點歌臺、折疊板凳等。 “我們還新建了紅軍食堂,實施了通信網絡信號增強工程,并在各參觀點種植與之相匹配的觀賞性林木和景觀花卉,提高景觀綠化美化水平。”一都鎮黨委宣傳委員陳清說,希望通過硬軟件的同步提升,營造出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精心策劃 “七個一”推動黨史教育走深走實 “跟著講解員觀摩老物件,唱紅歌,朗誦紅色詩詞,觀看紅色電影,這樣的沉浸式體驗讓人耳目一新!”舊址開放首日,前來參觀的福清市民王浩稱贊道。 參觀群眾頻頻點贊,這得益于羅漢里精心策劃推出的“七個一”全流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模式,即引導參觀者通過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誦讀一首紅色詩詞、重走一段紅軍路、參觀一次黨史展覽、聆聽一堂黨史微課、觀看一部紅色電影、合唱一首經典紅歌等方式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在針對青少年紅色教育方面,福清市還組織教師、學生團體舉辦“紅色文化”研學活動。活動以“紅領玉融·再走紅軍路”為主題,通過開展八個“1”、三個“10”和一個“100”系列活動,追尋革命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傳承不畏艱險的優良傳統。 此外,福清市委宣傳部指導一都鎮對羅漢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的解說服務進行品質升級,優化解說詞,開展講解員隊伍培訓;制作參觀學習手冊,包含學習點的簡介折頁、參觀路線手繪地圖、“七個一”流程、特色活動介紹等。同時根據一都當地飲食資源,邀請營養學家結合成人和學生不同營養需求,設計若干套“特色紅軍餐”供選擇。 “我們計劃將羅漢里舊址打造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精品陣地、中小學研學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址不僅面向黨員干部,更要具有綜合功能,覆蓋更多人群需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福清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文聯主席高迎霞表示。 多元互動 二期多項改造六月完成 目前,羅漢里閩中游擊支隊舊址的二次升級還在繼續。6月15日前,羅漢里將完成第二期改造提升,屆時景區將增設練兵場和循環步道,豐富紅色軍旅互動體驗。 據悉,練兵場面積約2000平方米,內部將建設操步訓練場、溪邊戰壕體驗區、戰士體能訓練場、閩中六常委雕塑群以及陳亨源診所急救體驗區和團隊拉歌活動區等。循環步道將打通紅軍學校至新建練兵場的山路,建設石頭步道及石墩橋等,形成從游客服務中心出發到新建練兵場后沿紅軍路返回停車場的整個閉環參觀線路。 記者從福清市委宣傳部了解到,結合羅漢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的豐富資源,將拍攝一部宣傳片,集中展示羅漢里黨史學習教育“七個一”流程和特色活動;同時策劃在景區推出互動體驗活動,以打卡闖關活動的形式,將羅漢里各參觀學習點串聯起來,增加互動性趣味性,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參觀學習。 |
相關閱讀:
- [05-11] 一都鎮羅漢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完成一期改造提升
- [04-22] 福清市慈善總會聯合愛心團隊赴羅漢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 [07-03] 福清市殘聯黨支部走進一都羅漢里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11-27] “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地”舉行揭碑儀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