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后溪村:打響綠色牌 走實富民路
2021-07-09 11:00:55?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慢谷民宿。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石美祥/攝 “青山環繞村莊,小橋流水人家。走進這個古樸、幽靜的傳統村落,心也立刻靜了下來。”上周末,泉州游客陳森和親朋好友初次來到福清市一都鎮后溪村,立刻喜歡上這個美麗的村莊。 近年來,后溪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響綠色牌、念好生態經、走實富民路,擘畫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主打綠色牌 處處皆風光 近日,記者沿著山路驅車前往后溪村。不到半小時,就從熱鬧的鎮區來到靜謐的山村。地處山谷的后溪村如同一條彩帶鑲嵌在綠水青山之中。 后溪村位于一都鎮的西部,為福清、莆田、永泰的交匯處,自古流傳有“山頂一聲雞鳴,叫醒三縣百姓”的說法。該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擁有山地5萬多畝,其中生態公益林3.3萬畝。 “清澈的后溪穿村而過,村內怪山奇石頗多,處處皆為風光。”后溪村村委會主任黃河炎介紹,除了大家熟悉的后溪漂流,后溪村還有千年古驛道、百年橄欖樹、古樹抱石、瀑布、漢堡巖、駱駝峰等景點。位于烏巖山的漢堡巖,有一條堪稱“郭亮村式的掛壁公路”,每年來此探險的驢友絡繹不絕。 黃河炎說,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后溪村主打“綠色牌”,拆除了養鰻場,實行垃圾干濕分類,拆除全村的旱廁,對生活污水統一處理,整治村里的河道,因地制宜對全村進行花化、美化、綠化。 經常打卡后溪村的游客黃杰,很享受這里的安逸,每年夏天都要來后溪村住上幾日。他說,在后溪村,一切都會覺得慢了下來。 后溪漂流。 念好生態經 發展旅游業 提起后溪村,大家最熟悉的要數后溪漂流。后溪漂道全長6公里,漂流時長3個多小時,河道落差達28米,無暗礁、漩渦,水流湍急,是理想的漂流水道。 十幾年前,后溪漂流項目未開發時,后溪村人口外流嚴重,且鮮有外人光顧,是典型的“空心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后溪村立足生態優勢,發展漂流特色旅游項目。”黃河炎說,通過對后溪天然河道進行初步開發,配齊水上樂園、CS真人戰、燒烤、露營、水果采摘、生態觀光等項目,使得后溪漂流在我省聲名遠播,并擁有了“東方第一漂”之美譽。昔日閉塞的小山村熱鬧起來,很多外流的人口重返家鄉。 近年來,后溪村結合古厝保護,開發民宿產業,建成了后溪慢谷民宿項目,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錦上添花。 記者看到,占地20畝的慢谷民宿掩映在山林之間,通過以新融舊的手法,以竹、木、泥土、瓦片、石頭為主材,在保留傳統鄉村建筑風貌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顯得古樸雅致。民宿周邊的果林、坡地、溪流等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 “后溪村正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充分利用后溪漂流景區及慢谷民宿,結合正在推動的四星級溫泉酒店項目以及公社食堂開發、古驛道修復等特色項目,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實現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一都鎮黨委書記俞強說。 后溪村青山環繞。 走實富民路 鄉村更美麗 連綿不絕的山峰、潺潺流淌的溪水、花香四溢的山谷……在后溪村,除了打卡古驛道,黃杰也時常帶朋友玩一次漂流、走一段步道、住幾宿民宿。他說,漫步在后溪村,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而自然。 這兩年,憑借高“顏值”和獨有的自然生態景觀,后溪村每年吸引近10萬游客前來度假。依托獨有的生態資源優勢,后溪村出產的紅菇、筍干、青梅、柑橘、枇杷膏、火山薯等農特產品成為游客爭先選購的“香餑餑”。 “以前賣枇杷、青梅等水果,都要挑到鎮區或者市區里去,起早貪黑也沒能賺多少錢,如今在漂流景區附近支個攤賣土特產,就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在與記者交談時,村民的幸福感洋溢在臉上。 旅游業和特色農產業的發展帶活了村莊,村民的錢袋子富足了,紛紛把竹子、鵝卵石等當作裝飾品,用來蓋亭子、修步道,房前屋后種滿鮮花,青山環抱的后溪村愈發美麗。 “今后,后溪村將利用入選福州市第二批鄉村旅游精品示范村的契機,推動旅游、文化、農業融合,建設后溪客廳、濱水棧道、林間小屋、露營營地等項目,構建森林山水旅游產品體系,建設集養生、鄉情與休閑的‘湯吧’(溫泉項目),聚避暑、游玩與觀賞的‘漂吧’,融山、水、人為一體的閑適‘氧吧’,繼續讓游客和村民樂享生態福利。”俞強說。 后溪風光。 小貼士 交通:從福州南收費站進入福永高速,到旗山收費站出,往永泰塘前方向至福清一都后溪村。 項目及景點:后溪漂流、漢堡巖、斗湖、古驛道、慢谷民宿 特產:枇杷蜜、枇杷膏、枇杷酒、地瓜干、紅菇、筍 |
相關閱讀:
- [03-21] 福清一都鎮后溪村發現百年老漆樹 樹圍達2.1米
- [07-31] 福清一都鎮后溪村:生態旅游玩出新招
- [05-26] G534線福清東張至一都(永泰界)路面提級改造 工期1年多
- [05-11] 一都鎮羅漢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完成一期改造提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