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鐵腕”治污近一年 龍江又見水清岸綠
2021-08-30 10:37:5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虎溪。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錢嘉宜 “那條美麗的龍江,回來了!”傍晚,微風習習,家住福清虎溪之畔的市民林有禮漫步河邊,發出這樣的感嘆。更讓林有禮期待的是,這個月,沿著煥然一“清”的虎溪,又有兩個總面積超百畝的生態公園——虎溪西園和虎溪東園正式獲批。 “龍江只有不到36公里長,是福清人的母親河。”日前,記者在福清采訪時,龍江辦副主任吳堅介紹,隨著早期城市快速發展,流域沒有雨污分流,且污水處理能力滯后,加上海水返潮、常年缺水等自然條件影響,龍江一度成了劣V類水的污染河。 為解決好龍江污染這個難題,2020年4月,福清打響治水攻堅戰,重點推進污染源治理、水質改善、生態修復、防洪排澇設施建設、生態補水、智慧管理等六大重點工程。 “這其中,末端截污、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能力被擺在首位。我們首先做的是污染源治理,也就是為龍江‘減負’。”吳堅說, 福清建成區范圍內一二三產業“雜居”。面對155家養殖場、261家工業企業以及2300多家餐飲場所,福清選擇分類施策。 鰻魚是福清的一張“世界名片”,龍江沿線養殖場中90%以上是養鰻場。如何讓養殖企業積極配合退養?盛遠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傳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是政府充分為企業考慮的赤誠之心。他說,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我們的實際情況,主動向上級報送特殊“案例”、申請個案評估,為企業爭取到合理的賠償金額。 “從前,得益于政府扶持,鰻魚養殖企業發展迅猛。現在要為城市環境作貢獻,我們義不容辭。”和魏傳忠一樣,在養殖污染與龍江治理矛盾面前,越來越多養鰻戶和企業成為流域治理的堅定支持者。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福清的退養工作勢如破竹。短時間內完成了95戶土池養殖、28家精養鰻場、32家畜禽散養,共計2778畝土地清退工作。 與此同時,沿河工業企業的治理卻更顯復雜。一方面,福清以“散亂污”綜合整治為抓手,關停取締了一批重污染場所;另一方面著眼規范管理,不斷推進排污許可證發放、在線監控設備安裝、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等工作。 “京東方污水廠外預處理站就對虎溪水質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福清市城投集團工作人員李小強介紹,京東方位于虎溪上游,且廠區與河道僅一街之隔,該站點對工業廢水進行收集并預處理,將污水指標降到排放標準,再通過市政管道排出。 面對數量最為龐大的生活污染源,福清則著手完成三格化糞池“回頭看”、垃圾點整改、陳年垃圾清理、垃圾中轉站滲濾液改造提升等工作,并督促區域內大型以上酒店以及單位、學校食堂建設規范化隔油池,技術指導小型餐飲店做好水油隔離。 把顯見性污染源全部“干掉”,僅僅一年,龍江“一江四溪”的治理成效就超出了預期目標。目前,龍江國控斷面水質已從2019年的V類提升到IV類;大北溪流域水質實現IV類;關溪、太城溪河道水質從2019年的V類提升到Ⅲ類;虎溪水質穩定在Ⅲ類。 截走污水,還要留住清水。“龍江流域生態基流小,在全省12條主要河流中位列最后,水體承載力及自凈能力也較弱。”吳堅解釋說,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面向龍江全流域的雨污分離“卷地毯”行動即將啟動,總目標是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建成區60平方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為福清蓄上更多清水。 |
相關閱讀:
- [08-26] 福清龍江街道整治“散亂污”企業
- [08-19] 福清市人大常委會針對龍江流域綜合治理開展專題詢問
- [07-09] 福清S209線龍江至漁溪段路面改造工程主體完工
- [05-14] 龍江街道天寶社區上榜我省第三批優秀社區工作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