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逕鎮堅持古厝保護修繕與活化利用并舉
2021-09-17 16:25:53?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新聞網9月17日訊( 記者 滕端欽)9月10日,記者在上逕鎮梧崗村門前林氏祖厝修繕現場看到,工人或在修葺坍塌的厝墻,或在屋頂上加蓋瓦片(如圖)。福清市、鎮、村三級古厝修繕保護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對古厝修復細節交換意見。 “這座古厝有200多年歷史,修繕之前破敗嚴重,修整后,計劃把這間房屋設置為兒童之家、四點半學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中心等功能房。”上逕鎮村建站站長張凌超說,該古厝自今年初邀請專業設計團隊設計,經多次改稿討論,于8月中旬進場施工,計劃投資100萬元,截至9月上旬,已完成投資30萬元,預計修繕工作在年底前可完工。 古厝背后的林家小院和不遠處的林氏長房古厝,經過整修,已成為集文字、圖片和實物展示為一體的民俗博物館,充滿鄉土特色和人文藝術氣息。 張凌超說,上逕鎮是隱元禪師故鄉,有許多古建筑,目前已被列入歷史建筑的有5座,列為預保護的歷史建筑及風貌建筑共有38座。為了讓外界了解上逕鎮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該鎮與福清市住建局聯合開展“地毯式”古厝排查,并對具有價值的建筑逐一進行掛牌。 “我們加強古厝保護,平時,各村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古厝進行巡邏,還有廣大群眾對古厝保護進行監督,做到了應保盡保。”張凌超說,下一步,該鎮將對已排查的古厝進行再調研,挖掘古厝背后的歷史文化,打造上逕“特色名片”,讓更多的人熟知上逕歷史文化。 梧崗村門前林氏祖厝的保護與利用,是福清市活化保護古厝的成功案例之一。據了解,近年來,福清市高度重視古厝保護工作,按照“挖掘老城古厝記憶,傳承歷史文化;審慎甄別建筑,分類保護整治;合理活化利用,激活古厝活力”的總體思路,制訂了摸排、修繕工作流程和機制,實施“全域推進、分類保護、活化利用、傳承弘揚”的工作策略,以“突顯玉融文化元素、留住文化根脈”為主線,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同時,加強巡查已公布的歷史建筑,編制“一厝一策”保護圖則,加大對古厝保護的宣傳力度,探索古厝活化利用模式,有效發揮歷史建筑的利用價值。自2016年以來,全市已公布4批次共118棟歷史建筑名單,今年已完成全市29494座古厝(不包含文物)的普查、核查工作,挖掘出有價值的歷史建筑433棟、傳統風貌建筑655棟。通過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一批古厝重獲新生、綻放光彩,成為弘揚、傳承、展示福清傳統文化的窗口。 “根據《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今年,福清市共有10處古厝列入福州市古厝搶救修繕項目任務清單,其中包括一都鎮東關寨舊寨、陽下街道福清縣委舊址等,截至目前,已完成6處搶救修繕任務,其余項目均在實施中。”市住建局歷史文化名街名村保護中心干事余超杰說。 |
相關閱讀:
- [09-15] 福清上逕鎮隱元路昨起“白改黑”
- [09-14] 上逕鎮南灣村登上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榜
- [09-13] 上逕鎮梧崗村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 [03-18] 上逕鎮舉行森林滅火演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