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煙火氣 濃濃家鄉味——探訪龍田遛街夜市
2022-01-24 16:20:59?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在元旦和春節交匯的時光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懷舊復古風和琳瑯滿目的特色美食織就的人間盛景中,龍田遛街夜市“出圈”了。一撥又一撥慕名前來“打卡”的人潮,踏上重返舊時光的旅途,迎來一場回憶和味蕾的甜蜜邂逅。 遇見“煙火” 龍田遛街夜市是龍田鎮立足人口密集、商貿發達的區位優勢,以輻射帶動龍高半島及周邊地區、多中心發展壯大福清夜色經濟為主線,精心打造的夜色經濟示范街區,也是全省首個鄉鎮夜色經濟示范街區。 龍田遛街夜市以懷舊復古為主基調,通過深挖龍田特色人文歷史,實施一系列懷舊場景和特色“打卡地”建設,展示本土小吃和琳瑯滿目的小商品、老物件陳列等,再現歷史古鎮龍田的繁榮景象。 2022年元旦,龍田遛街夜市試運營。走進夜市,熟悉的地名、店招“霸占”視線,耳畔濃濃的“地瓜腔”親切悅耳,兒時的味道隨風飄來,感官被打開,回憶被勾起,人們的臉上展現歡喜表情。繁華與熱鬧,煙火和浪漫,令人著迷,這是龍田遛街夜市的一面,而成就這一面的,還有每晚準時出現的他們,這里也有屬于他們的人生故事。 攤主“講古” 何希珠,龍田何氏祖傳雜燴湯的攤主。去年退休后,他被鄉親們“慫恿”出來“讓手藝見見光”。于是,他帶著別人送給他的攤位車,買了一個鍋、一把勺,開張了。 “食材要當天買的,下鍋的順序有先后……”廚師出身的何希珠,即使是擺攤也有自己的講究,唯一不講究的大概是份量。“大份要裝滿,中份略少,加辣加酸加甜,統統滿足。賺錢是次要的,主要是想讓鄉親們嘗到小時候的味道。”何希珠驕傲地說,有不少周邊鄉鎮的人專程到龍田吃他的雜燴湯。 范秀和孫寶清的山東雜糧煎餅攤,圍著一圈等待的食客。“生意比原來的地方好了不少,以前一個人做就夠了,現在要2個人一起做。”范秀說。 孫寶清、范秀夫婦來福清已經七八年了,一直在龍田擺攤做雜糧煎餅。得知龍田遛街夜市攤位開始招商后,他們第一時間報名。 范秀說,她從十五六歲就開始學做雜糧煎餅,因為長年掌勺,她的兩個大拇指已經彎曲變形。這幾年,她漸漸“退居幕后”,女兒女婿偶爾來幫忙,一家人守著一個小攤子,閑時聊聊家常,遠在山東臨沂的家,依然是他們最掛念的地方。 夜市的攤位多是兩人組合,一人守攤的小莊顯得有點孤單。小莊說,他的烤生蠔攤經歷了5年的“生意挺好”和“疫情時的閉攤”后,又在龍田遛街夜市重新找回了生機。 烤生蠔、開生蠔、算錢、端盤……小莊像72變的孫悟空,圍著小小的攤位變幻出好幾個分身。 “很充實,而且能賺到錢,辛苦也值得了。”小莊說,相對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更喜歡這種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白天備菜、晚上出攤,他已練就6秒開生蠔的技能,而且還不耽誤他和食客的交流。 暗夜“天使” 人群中,一個戴著口罩的黑衣男子引起了記者注意。他不買東西,在攤位間走走停停,然后埋頭做筆記。他是龍輝社區工作人員老陳。每天晚上,老陳都要到夜市巡查。“檢查攤主是否有戴口罩、攤位的衛生有沒做好。” 龍田遛街夜市以新市街為核心,向四方延伸,整個街區長度約300米,面積約3300平方米,分為閭井櫛比、列肆如林、漁鹽谷粟、珍鮮縞纻四個街區。 為了進一步規范夜市管理,龍田鎮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評分細則,對進駐夜市的攤位實行每季度評比,評比內容包括出勤情況、疫情防控、衛生情況、服務態度等8項,總計40分。龍輝社區的工作人員作為“評委”,每天準點來考評。 “扣分不是重點,就是希望通過落實制度,引導攤主規范經營,共同維護好龍田遛街夜市這個品牌。”老陳說。 龍田遛街夜市的建設歷時3個多月,包括道路提升、景觀美化、天橋修繕、公廁和停車場建設、攤位招商等,凝聚了眾多建設者的心血。 建設不易,運管更不易。檢查衛生、清洗路面、維持交通……繁華夜市的背后,有許多人在默默守護。 “我們期待龍田遛街夜市成為一個聚人氣、攏財氣、匯智氣的‘聚寶盆’,作為鄉鎮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探索創新發展的‘新樣板’,成為獨樹一幟的福清夜色經濟新名片。”龍田鎮副鎮長陳輝說。 煙火裊裊,香氣漫漫,120多個攤位聚攏出的光景,是福清夜色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愿意冒著嚴寒而來的食客們,是后疫情當下福清消費力的實力擔當,而那些被夜色掩映的管理者則像暗夜里的天使,默默守護著繁花似錦的人間煙火。食客、攤主、管理者,那些藏在煙火里的人生,一起構成夜色中最真實的生活風景…… |
相關閱讀:
- [01-24] 有味 有趣 有煙火 全省首個鄉鎮夜色經濟示范街區開街
- [11-29] 龍田鎮夜色經濟體驗示范街區纜線規整已完成
- [11-12] 福清龍田夜色經濟示范街區春節前開街
- [10-26] 福清龍田打造夜色經濟示范街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