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 挺進深藍——福清海洋經濟發展綜述
2022-03-03 14:39:38? ?來源:福清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清江陰港。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近年來,福清市深入實施“海上福州”發展戰略,向海圖強,挺進深藍,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逐步形成以港口物流、臨港工業、現代漁業、海洋旅游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了強勁動能。福清正由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加速邁進。 海洋臨港產業 壘大做強 福清江陰興化灣畔,海風勁吹。亞洲最大的10兆瓦風機,正轉動白色葉片,源源不斷送出清潔能源。據了解,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50億元。 不遠處,2020年引進的“化工航母”萬華化學與去年上半年簽約落地的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正在快速推進。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0億元,將建設全球最大規模空間氣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萬華化學是福州近年來引進的最大化工項目,將打造全球MDI項目,成為TDI技術領先、最具競爭力的化工產業園。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福清市海域面積91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海岸線約占全省的13%,居全省縣(市)區第二位。福清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江陰、元洪兩大港區。江陰港被譽為全國少有、福建最優的深水良港,全年全天候船舶進出港,不受航道及潮水的限制。 近年來,福清市加快建設江陰國際深水大港,充分發揮港口優良、腹地廣闊的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已基本形成化工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進出口貿易與現代物流三大主導產業。 如今的江陰港城經濟區,正朝著世界一流的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目標加速邁進。以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為龍頭,打造國際一流的異氰酸酯、聚氨酯產業鏈;以中景石化科技園為龍頭,按照全產業鏈戰略,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產值超千億元的丙烯下游產業集群…… 近年來,福清市充分發揮港口臨海優勢,堅持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突出強鏈、補鏈、延鏈,建設“3+N”產業鏈,形成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食品3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了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玻璃、塑膠管材、紡織新纖、食品、電力能源、醫藥等八大支柱產業。 融僑開發區、江陰港城經濟區、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4個園區全面發力,以推動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面實施補鏈、壯鏈、強鏈,用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一條條有力的產業鏈推動產業發展“強筋壯骨”。 去年上半年,福清市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162.9億元,同比增長18.3%,四大園區占比81.3%,呈現出園區更優、產業更強、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漁業養殖捕撈 大海“淘金” 沙埔鎮牛峰村是個三面臨海的漁村。近年來,村民們發展海帶、紫菜、鮑魚、牡蠣等多種養殖業,全村100多個養殖戶海帶養殖規模達5000畝,每畝年產值約3500元。村里養殖鮑魚年產量約500萬粒,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年產值約3500萬元。海里“淘金”,發展海水養殖,讓牛峰村民過上了富裕生活。 牛峰村是福清市發展海洋養殖捕撈,做活“海文章”的縮影。福清市漁業養殖資源豐富,全市911平方公里海域中,淺海達539.2平方公里,灘涂達317平方公里,圍墾區達54.8平方公里。福清市漁業養殖以東南部沿海鄉鎮及近海區域為核心養殖區,向東北部輻射,包括沿海灘涂養殖區、網箱設施養殖區和淡水養殖區,主要養殖牡蠣、花蛤、縊蟶、南美白對蝦、海帶等,分布在沙埔、東瀚等沿海11個鄉鎮及柯嶼、過橋山等墾區。 近年來,福清市加快水產養殖藍色轉變,加速推進漁業養殖設施升級改造,優化水產養殖,推行可循環的環保養殖模式。發展抗風浪養殖網箱,逐步淘汰傳統泡沫浮球、木質漁排等養殖模式,推行環保的塑膠浮球、全塑膠養殖魚排;鼓勵養殖戶發展循環水養殖,減少不達標養殖尾水排放。去年上半年,全市共建成17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替換全塑膠養殖漁排1100口。 福清市還大力培優做強水產種業,組織創建省、福州市水產原(良)種場。去年,閩之海水產苗種等一批有條件的育苗場積極申報省級、福州市級水產良種場。目前,福清市花蛤、海帶、紫菜等特色優勢種業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撐起了福清第一產業“半壁江山”。2020年,全市海水養殖總面積達26.47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55.53萬噸,總產值達100.98億元。其中,海洋捕撈1.6萬噸,海水養殖42.93萬噸,淡水養殖11萬噸。 水產品加工業 打造品牌 烤制、淋醬汁、速凍……天馬福榮食品烤鰻生產線正在忙碌生產。經過數十道工序后,一條日式蒲燒鰻魚就出爐了。福建天馬福榮食品生產的80%產品用于出口,去年出口產量同比增加35%左右,內銷產量同比增加約50%,呈現內銷、外銷兩旺的良好態勢。 2021年1—5月份,福清市水產加工企業累計實現出口9.88億元,同比增長30.5%。出口業績來自恒泰水產、華盛水產、華信食品、貿旺水產、天馬福榮食品、海恒食品、川海水產、誼華水產、明信海產品等30家企業,他們經營的魷魚、鮑魚、烤鰻、蝦制品等系列水產加工制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福清市依靠龍頭帶動、科技創新,不斷做大做強水產品加工業。近年來共投入資金約5億元,建設10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扶持水產品加工生產線20余條。目前,已建成由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南方海參活性抗氧化多肽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由福清市新大澤螺旋藻有限公司承擔的“海洋藻類色素蛋白及其作為復合光敏劑開發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由福建省融盛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承擔的“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等一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精深加工產品,水產品加工業不斷邁向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 福清市水產品加工主要有烤鰻、對蝦、貝類、魚糜制品、藻類等品種,基本形成了沿福廈線的烤鰻加工區(全國最大的烤鰻生產基地)、龍田對蝦加工區、沙埔藻類加工區三大水產加工區,并建成一條較為完整的貝類育苗、養殖、加工出口的產業鏈。同時,重點發展優質魚、蝦、貝、藻和海珍品精深加工,天馬、勝田、御冠、健浩、新大澤等企業研發出一批冷凍調理食品、魚糜食品、調味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系列精深加工產品,不斷提高福清市水產加工水平。 科技引領、龍頭帶動,打造特色優勢品牌,從傳統的腌干加工到干制品加工、冷凍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福清市水產品加工能力越來越強,加工工藝水平越來越高。據統計,2020年,全市水產品加工產量達24.03萬噸,產值達138.95億元。上規模的水產品加工企業有33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有25家,國家、省級龍頭企業16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省名牌農產品2個。 |
相關閱讀:
- [01-27] 福清市政協聚焦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呵護“藍色家園”打造“碧海銀灘”
- [01-21] 全力推進海洋經濟健康發展 福清市領導到沙埔鎮調研
- [03-02] 重磅公布!福清45個項目入選!
- [03-01] 福清:溫情“漫”融城 拗九一家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